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焦化冷焦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的污染问题,提出了由水--水混合器注水降温技术、重力沉降技术、旋流分离技术、空冷器技术集成的“冷焦水密闭循环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完全一体化结构的带式污泥浓缩压滤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带式浓缩压滤机设计和以往的工程实践,从机械结构设计角度分析和对比了完全一体化带式浓缩压滤机与传统意义上的(搭接式)带式浓缩压滤机结构特点,并且提供了完全一体化带式浓缩压滤机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3.
超重力技术治理火炸药行业氮氧化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炸药行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具有浓度高、排放点不集中和间歇排放的特点,采用超重力技术对尾气中高浓度的NOX进行湿法吸收.以清水为吸收剂,研究了进气量、液气比和超重力因子等因素对NOX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NOX吸收率可达64.69%(β=90).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宜于火炸药行业吸收NOX.  相似文献   
24.
大型常压储罐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普遍,这类储罐一般采用平底结构,放置于黄砂垫层、细石沥青盖面的软基础上。储罐在长期使用中由于重力作用会使基础局部下陷,形成冷凝水局部聚集,造成底板与基础之间长期处于潮湿不通风的环境,形成罐底面点腐蚀,长期下来底板就会被腐蚀烂穿。若重新制作新罐代价高且周期长,而采用更换底板的办法,既缩短了周期又节约了资金,从而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5.
通过整理和剖析兰聊断裂带中南部及其周边地震重力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兰聊断裂带中南部重力场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特别是2003年来兰聊断裂发生的几次ML4级左右地震的前兆特征,研究了强震孕育发生过程重力异常特征及探讨断裂带周边重力特征。  相似文献   
26.
采用预沉积生物炭(BC)强化重力驱动超滤膜(GDM)处理受污染地表水,考察预沉积生物炭对GDM膜通量及除污效能的影响.实验所用的生物炭是以玉米秸秆粉末为原料,在600℃高温热解制备的一种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介孔材料,其比表面积为181.09m2/g,总孔体积为0.12cm3/g.实验原水为受生活污水污染的嘉陵江地表水,运行周期50d,以原膜GDM为对照组,系统考察了对照组和预沉积生物炭组(BC-GDM)的通量稳定性,监测两组装置对浊度、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荧光性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结果表明,长期运行下预沉积组BC-GDM的稳定通量(4.82L/(m2·h))略高于对照组GDM(4.72L/(m2·h)).对污染物的去除结果表明,BC-GDM体系对浊度和氨氮的去除有些许提高,且加快了氨氮去除的启动过程,同时显著提高了对DOC、UV254和荧光性物质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其中D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从1...  相似文献   
27.
针对聚合物膜的重力驱动膜过滤系统(gravity-driven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GDM)对水源水中重金属去除效率低的问题,将其与木质膜(wood membrane,WM)耦合,以环保且廉价的方式提高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本研究比较了木质膜耦合聚合物微滤(microfiltration,MF)膜的GDM系统(GDM1)和聚合物微滤膜GDM系统(GDM2)对水源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能及机制。与GDM2相比,GDM1系统在木质膜的作用下,其微滤膜(GDM1-MF)上的生物膜更薄并呈现出更疏松的网状结构,因此,膜阻力更低,稳定通量更高。稳定运行后,GDM1系统对水中Fe、Mn和Cu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43%和59%,均高于GDM2(64%、15%和36%)。这是由于GDM1系统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含量以及—OH和—COOH基团更多,更有利于截留重金属。此外,GDM1-MF中存在更多的锰氧化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促进了...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农村小管径重力流灰水管道系统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建立了一套模拟真实农村环境条件下水量变化且具有3组坡度参数(5‰,10‰,15‰)的小管径灰水管道实验设备,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连续运行60 d后的管道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门,优势菌属为Paenarthrobacte、Ensifer和Spingopyxis,坡度变化会显著影响生物膜细菌群落组成;小管径重力流灰水管道生物膜中存在一定丰度的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具有生物脱氮功能。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高坡度(15‰)的灰水管道具有更高的硝化和反硝化基因丰度。进一步分析可知,小管径灰水管道采用高敷设坡度的设计方案可能具有更强的生物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29.
邓岳 《交通环保》2003,24(Z1):69-71
文中以钢渣在天津港东突堤矿建泊位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为例,对钢渣在重力式码头建设中应用的环境可行性等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0.
此项技术属于重力热管,是用于电加热的重力热管(电热膜热管),该重力热管由壳体、工作流体及电热膜所组成,其特征:重力热管的壳体由金属主体和复合于金属主体表面的绝缘层构成,绝缘层表面复合有电热膜,重力热管的金属主体所复合的绝缘层具有非常理想的附着力,经实验证明,绝缘层的附着力和绝缘强度在电热膜表面温度达到230℃时仍完好如初、并能稳定工作,较好地解决了金属壳体的重力热管用于直接电热传递时的技术问题,为重力热管在电热设备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此项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刚性好、强度大和绝缘性能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