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6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3427篇
安全科学   949篇
废物处理   269篇
环保管理   870篇
综合类   8929篇
基础理论   1948篇
污染及防治   1074篇
评价与监测   608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国家级权威综合性学术期刊。人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是安全科技领域的一流品牌期刊。  相似文献   
932.
基于对湘潭锰矿红旗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的采样分析,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锰矿区土-水界面重金属污染流中的锰、镍、铜、锌、镉、铅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同源性。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的差异性、离散程度、变异性较大;锰—镍、锰—锌、锰—镉、锰—铅、镍—锌、铜—锌、铜—铅、锌—镉、锌—铅、铅—镉呈极显著正相关,镍与锰以外的其他重金属相关性都较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8.300%、16.628%、11.115%,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543%,并且6种重金属在主成分1的载荷非常高。结合矿区的周边环境和自身特点,表明6种重金属的主要共同来源为矿区内的矿业活动,并且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也对矿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33.
资讯快递     
要闻3月2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京出席2011年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进环境执法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多做贡献。3月24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及《污染场  相似文献   
934.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CA检索收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刊,并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著、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技术、信息与动态等。目标是为广大企业  相似文献   
935.
靳霞  王莉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4):116-124
通过M3法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的联合测定,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应用提供快速联合测定的方法。用M3法测定北方耕地土壤的有效Cd、Cr、Pb和Ni,通过对M3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有效重金属测定值差异性及其相关性比较,与全量的浸出率分析等探讨M3法对耕地土壤有效重金属测定的特征。结果表明,M3法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范围内可以测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Cd、Cr、Pb和Ni,且呈线性极显著相关。M3法与其他方法有效Cd、Cr、Pb和Ni有较好的相关性,与DTPA法呈极显著相关;与NaNO3法除有效Pb外,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与HCl法除褐土和潮土的有效Pb外,也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M3法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测定值均为最大。M3法对4种耕地土壤有效Cd、Cr、Pb和Ni的浸出率,因土壤类型不同,有效重金属含量所占比率不同,但利用M3法测定的有效态Cd、Cr、Pb和Ni的浸出率最大。  相似文献   
936.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 μm,其中粒径为38~100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飞灰浸出液中Pb和Zn的浓度均超出了<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此该焚烧飞灰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在<250μm粒径范围内,Cd、Cr、Cu、Mn和Pb普遍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的趋势;Zn的粒径分布则与上述5种元素表现出相反的趋势;Ni的分布与粒径的相关性不大,在各粒径上的分布较均匀.除Ni元素外,用BCR法分析所得的其他6种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和总量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飞灰中Cr、Ni、Zn和Mn主要以稳定态存在,而Cd、Pb和Cu则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  相似文献   
937.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及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盐酸羟氨-25%醋酸溶液,提取了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含量。研究发现,长江口潮滩沉积物中活性重金属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依次为Cu 26%,Pb 36%,Fe 7%,Mn 49%,Zn 32%,Cr 14%和Al 16%,沉积物基本未受到Cr污染,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除Zn、Cr外,其余活性重金属在夏季沉积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春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暴潮将大量细颗粒泥沙及其富集的重金属带离潮滩进入了河口水体中。受点源污染排放及沉积物粒度影响,活性重金属在长江口南岸的浒浦、顾路和浦东机场出现峰值含量,且高潮滩含量明显高于中、低潮滩。在垂向上,重金属一般在沉积物表层或亚表层形成富集。在口门附近的滨岸潮滩沉积物中,Cu、Pb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早期成岩作用的控制,在污染较为严重、水动力作用相对较弱的潮滩沉积物中,Cu、Pb的空间分异主要受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38.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参照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制取混凝土样品,参考SR003.1和NEN 7375浸出试验,分别研究液固比对粒状及块状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Cr、Ni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粒状混凝土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为Cr>Ni>As,Cr、As浸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2 500 μg/L左右和5~6 μg/L,Ni在液固比(L∶S)<6时,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降低,在L∶S>6时,浸出浓度较稳定,为35.7~41.5 μg/L;浸出量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液固比(L∶S)<10时,块状混凝土中重金属累积释放量及扩散系数均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当L∶S>10时两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39.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6):66-66
江苏中科金龙股份公司与广州化学研究所联手,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开发成功新型二氧化碳共聚催化剂分离系统,得到了无色、催化剂含量低于10个μg/L量级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生产出各种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940.
基于光合色素的化学分类法在淡水藻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 HPLC)系统研究了我国主要淡水藻类--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金藻、裸藻和隐藻等的光合色素,在8种纯培养藻类中共确定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其衍生物19种。分离到的主要标志性色素按洗脱时间分别为脱植基叶绿素a、19′ 丁酰氧岩藻黄素、叶绿素c、脱镁叶绿素a、多甲藻素、甲基脱植基叶绿素a、岩藻黄素、新黄质、紫黄质、蓝藻叶黄素、硅甲藻黄素、硅藻黄质、叶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b异构体、叶绿素b、叶绿素a异构体、叶绿素a和β 胡萝卜素;其中在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中首次鉴定到19′ 丁酰氧岩藻黄素;通过官桥基地的实际监测,证实了该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为基于HPLC分析技术的浮游植物化学分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