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安全科学   440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1410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8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合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背景下,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关注,由此产生了诸多能源和气候政策。然而,这些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高度不确定的,既有可能相互补充和加强,也有可能相互干扰甚至破坏各自的目标,因此亟需引起学者们关注。在大多数情况下,气候政策与能源政策并非完全冲突、重叠,也不是互相加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基于此,不同的气候与能源政策具有并存的合理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尤其关注碳排放交易体系与能源政策的相互作用。本文从两个气候与能源政策的相互作用着手,主要分析碳排放交易体系与碳税/能源税、碳排放交易体系与能源补贴、碳排放交易体系与可交易绿色证书/可交易白色证书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拓展到多个气候与能源政策相互作用。最后,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指出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定量研究主要关注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电力部门而忽略了碳排放交易体系所涵盖的其他部门;一些研究主要采用静态模型,忽略了最优化模型的动态路径,即没有考虑经济增长、配额需求模式、碳价格波动、配额的储存等因素;大多数气候与能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并没有将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具体政策设计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在湖南2005-2012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地市(州)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并分析了影响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市(州)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等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息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湖南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不断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3.
如何让课堂有效率,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是一线教师的梦想。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古人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对这一理想美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04.
以800℃热处理富钙凹凸棒黏土(记为NCAP800)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处理试验和动态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pH、竞争离子、柠檬酸)对NCAP800吸附磷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对磷的吸附能力无影响,碱性条件(pH>9)对NCAP800的磷吸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H对NCAP800磷吸附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黏土矿物中可交换钙、镁含量与矿物表面Zeta电位.阴离子中HCO3-对磷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尤其当ρ(HCO3-)为5~20 mg/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SO42-,NO3-和Cl-对磷的吸附无抑制作用.HCO3-和SO42-抢夺钙的结合位点,从而降低了NCAP800对磷的吸附能力.低浓度(c为0~5 mmol/L)的柠檬酸对磷的吸附抑制作用较弱,高浓度(c为5~50 mmol/L)的柠檬酸对磷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柠檬酸对磷的抑制机制同样是通过竞争NCAP800表面的磷吸附位点.研究显示,NCAP800在碱性条件下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HCO3-和SO42-及高浓度柠檬酸均会抑制NCAP800对磷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5.
北京市郊区夏季臭氧重污染特征及生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3浓度[以φ(O3)计]变化特征、O3重污染过程主控因素与O3敏感性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φ(O3)超标时有发生,最大小时φ(O3)为151.1×10-9,其中有15 d的φ(O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3-max-8h)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占观测天数的37.5%;不同O3重污染过程成因有所不同,城市烟羽传输的污染物对郊区O3重污染过程影响显著(观测期间臭氧重污染过程:过程1,7月27—29日;过程3,8月9—11日;过程4,8月16日;过程5,8月21—24日),区域光化学污染对郊区O3重污染过程也有贡献(观测期间O3重污染过程2:8月4—6日);结合后向气流轨迹进一步辅助说明了不同重污染过程中O3的来源不同.研究还发现,观测区域存在反“周末效应”现象,说明观测区域周末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计算的OPE(O3生成效率)分析了O3光化学敏感性表明,在有OPE值的22 d内NO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出现的概率(41%)相等,即观测区域O3对NOx和VOCs均敏感;此外还发现,在O3重污染过程中光化学敏感性会随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由NOx控制区逐渐转变为VOCs控制区.   相似文献   
106.
燃煤烟气中的SO_3会引起设备的腐蚀和堵塞以及排放蓝烟,摸清SO_3在燃煤电厂各设备中形成和脱除现状的现状对于设备选型、SO_3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SO_3转化率的认知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该文根据收集到的测试报告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对SO_3在燃煤烟气中的形成和脱除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O_2向SO_3转化主要在锅炉、SCR等设备中发生,转化分别约为1%~8%、0.5%~2%。此外,电除尘器(主要是湿式电除尘器)也会发生SO_2向SO_3的转化。在空预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干法脱硫、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等装置中主要以SO_3的脱除为主,效率分别在10%~50%、20%~50%、95%、30%~80%、40%~95%。SO_3在各装置中的生成和脱除效率差异很大,影响因素众多。各电厂实际的SO_3形成和脱除现状需要进行相关检测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大幅削减.然而,单纯粗放式的基于“去除效率”的管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短板,本文提出了“污染物综合管控效率”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污染物从产生、收集、治理到排放全过程管控指标的量化方法,并分别从国家政策制订和决策层面、企业在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层面,以及政策实施效果体现的社会层面,分别提出了以“污染物综合管控效率”为目标导向的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考察高效酶促进剂在养猪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功能,在养猪废水治理工艺的生化段SBR反应器进水中投加高效酶促进剂Accell.两套相同的装置平行运行的效果对比表明:投加Accell可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增加溶氧效率,强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投加高效酶的装置对COD的去除可在SBR反应器基础上再减少40%以上,对NH3-N的去除可进一步再减少25%以上,对P的去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对2005年-2014年福建省工业35个行业CO2排放效率进行评价,然后通过行业效率值动态聚类深入揭示福建省工业行业CO2排放特质,最后提出福建省工业低碳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福建省工业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高效率行业具有技术进步显著的优势,中效率行业效率值受贸易结构影响,低效率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福建省工业低碳转型需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优化贸易结构、消化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110.
低温等离子污染物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可协同控制多种污染物、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是目前在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气体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污染物过程中存在的O2、CO2气体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NO x和SO2对Hg去除效率的影响和加入H2O、NH3、HCl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