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9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吉拉拜金矿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约 40km处的哈巴河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体内北西向断裂带中 ,研究表明该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 ,稀土元素研究表明 ,矿化蚀变岩石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 ,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表明成矿温度为 12 0~ 36 0℃ ,有两个峰值 ,一个峰值位于 2 70~ 30 0℃范围 ,另一峰值位于 15 0~ 2 30℃范围内 ,表明岩浆期后热液和断裂活动对成矿均起作用。含金脉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 ,矿化早阶段 ,成矿热液中以变质热液及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矿化作用的后移 ,成矿溶液中自然会加入越来越多的大气降水 ,导致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向大气降水线方向漂移。研究结果显示 ,哈巴河岩体为该金矿提供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是由哈巴河岩体的岩浆期后热液、动力变质热液及大气降水共同组成 ,北西向断裂带是这些成矿热液的运移通道。该北西向断裂带为逆冲压扭性质。该逆冲压扭断裂中的局部弱应力部位是成矿物质有利的沉淀富集场所。吉拉拜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就是沿北西向逆冲压扭性断层中局部张性部位产出。哈巴河岩体中北西向断裂带及其中的石英脉都很发育 ,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2.
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系指矿源层由正常(非火山的)沉积作用形成,经后期改造未变质或弱变质的层控型金矿床,金呈微细浸染状。该类型矿床的分布明显受古地理控制,盆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局限台地相以及槽盆相,特别是两相区的过渡带是矿源层形成的有利场所。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不同时代的被动大陆边缘区、弧后边缘海的陆侧以及初生洋盆。矿床存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以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冒地槽褶皱带为主。  相似文献   
43.
在黔西南含砷热液金矿床中,砷异常与金矿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金、砷空间分带的原因由Au、As矿化分离引起,并受控于Au、As各自的地球化学行为及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相似文献   
44.
本文主要探讨新疆阿尔泰地区多拉纳萨依、萨尔布拉克和赛都等成型金矿床的包体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并对其成矿温压场、盐度、密度、逸度、pH值、Eh值、还原参数和矿化度作了研究;从金元素地化特征、黄铁矿特征、包体成份及氢氧同位素等方面.阐述了成矿物质来源,从而得出金矿具多期次、多来源和多成因的认识。并讨论了金的活化、迁移和沉淀。  相似文献   
45.
在概述国内外超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金山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认为金山矿田县有稳定的成矿物质来源,并经历了长期的成矿作用演化历史,具有多期次和不同类型成矿作用的叠加和改通的特征。最后提出了赣东北地区具有蕴藏超大型金矿床可能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46.
以山东招远河东金矿为例,系统采集地表+54m至-80m七个不同标高中段的地球化学样品,详细研究了包括碱性元素在内的20余种常、微量元素在蚀变岩中的分布特征,重新建立了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元素组合模式、物化探异常模式和地球化学分带模型,指出了深部找矿方向和探采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质形成机理实验研究及其找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采用黄铁矿热电性质特征寻找内生金矿床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具体矿床 应用中,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和结论。作者通过实验矿物学的研究方法,模拟金矿床形成的物 理化学条件,实验合成各种特征的黄铁矿晶体,深入探讨黄铁矿形成时物理化学条件对黄铁矿 的化学组成及热电性质的影响程度。论述黄铁矿热电性质及其矿物的铁硫比值及As、Co、Ni含 量变化的演变规律,对利用黄铁矿热电性质找金应用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8.
凭祥地区金矿床受断层构造与酸性火山岩的双重控制。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成矿期 :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热液成矿期金由热液迁移至围岩 ,被黄铁矿与毒砂吸附。表生氧化期黄铁矿与毒砂氧化形成氧化铁矿物 ,金被吸附到氧化铁矿物之上得到富集。对矿化岩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本区金矿以Au As Sb Hg组合为特征 ,As是金的找矿指示元素。根据金矿床的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地质条件推测 ,本区金矿床属低温热液矿床 ,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49.
金山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1)成矿过程明显复杂于成岩过程 ,成矿作用中与Au关系最为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g、As、Sb ,矿石中若干微量元素丰度低于区域含矿建造丰度 ,与产于动力变质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带系列金矿床相似 ;(2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变质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含金建造 ,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为该矿床的后期加富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金山金矿床的层控特征与江南金成矿带中其它金矿极为相似 ;(3)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 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流体、再循环大气水和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  相似文献   
50.
山东沂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出发,讨论了沂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各成矿阶段的矽卡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类型有气液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晶质熔体包裹体,其中熔体包裹体在较早期的石榴石、绿帘石和石英中发育。Ⅰ、Ⅱ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和高盐度的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30~520℃、340~430℃,盐度分别为56.7 wt%NaCl2、2.2~53.5 wt%NaCl,代表铁矿化时的流体特征;Ⅲ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低温(190~250℃)、盐度范围变化较大(6.45~53.5 wt%NaCl)的特征,代表了Cu,Au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Ⅳ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100~190℃,盐度为2.07~15.76 wt%NaCl。根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属沉淀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在成矿流体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