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采用Fe0还原、钯催化法对土壤中2,2',3,4,4',5,5,-七氯联苯的的还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Pd/Fe双金属能有效地进行2,2',3,4,4',5,5',-七氯联苯的催化脱氯.在钯化率为0.05%、钯/铁加入量1g、初始pH为5.6、反应时间5d的条件下,钯/铁双金属对土壤中2,2',3,4,4',5,5',-七氯联苯去除率达54%.实验还考察了钯化率、初始pH、反应时间、钯/铁投加量、2,2',3,4,4',5,5',-七氯联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2,2',3,4,4',5,5',-七氯联苯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高的钯化率、钯/铁加入量,较低的2,2',3,4,4',5,5',-七氯联苯初始浓度及弱酸性等条件更有利于Pd/Fe对2,2',3,4,4',5,5',-七氯联苯的还原脱氯.在Pd/Fe双金属表面,2,2',3,4,4',5,5',-七氯联苯的脱氯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142/h,其半衰期为49h.利用实验数据,对钯/铁双金属作用下的2,2',3,4,4',5,5',-七氯联苯还原脱氯的反应机制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吴晨曦  许路  金鑫  石烜  金鹏康 《环境科学》2022,43(1):398-408
为经济高效地去除污水厂二级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采用铁氮共掺杂生物炭材料(Fe-N-C)作为新型吸附剂,系统分析了该新型碳材料对于二级水DOM的吸附性能、动力学过程、选择性和作用机制.此外,通过固定床吸附装置深入考察了该吸附材料的长效性和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Fe-N-C对于二级水DOM具有突出的吸附性能,投加量...  相似文献   
83.
以绢云母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出了绢云母负载纳米TiO2粉体(TiO2/M),以尿素为氮源,采用后掺杂法制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N掺杂TiO2/M.采用XRD,XPS,SEM,DUV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性能表征;并以日光色镝灯为光源,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检测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了N的掺杂对粉体中TiO2晶相结构,粒度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绢云母与TiO2通过桥氧相连形成包覆层,N的掺杂抑制了TiO2晶粒的长大,减缓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同时N的掺杂形成Ti—O—N键,形成新的能级结构,使样品对光的吸收边红移至440—550 nm,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响应,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与没有掺N的样品相比,最高可达1.6倍.  相似文献   
84.
采用水热合成-浸渍法制备锌掺杂TiO2纳米管(Zn-TiO2纳米管),透射电镜照片显示Zn-TiO2纳米管为两端开口形貌均一的中空管状结构,管径约6~8 nm,壁厚约1 nm,长度约50~200 nm。研究了Zn-TiO2纳米管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适量锌提高了TiO2纳米管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0.4%Zn-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同时还探讨了Zn-TiO2纳米管用量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显示Zn-TiO2纳米管能有效地降解甲基橙。随着光催化反应进行,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由于芳基和烷基降解速率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5.
为提高FeS2活化H2O2降解有机物的性能,本研究通过引入多价金属钼(Mo)制备得到Mo掺杂的FeS2催化剂(FeS2@Mo),并用于催化降解水中双酚A (BP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组成等进行表征.研究了H2O2浓度、FeS2@Mo投加量、初始pH等条件对BP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o掺杂的FeS2呈现花瓣形球体,尺寸500~1 000 nm.(2)在条件为5 mmol/L H2O2、100 mg/L FeS2@Mo、pH=3.5时降解效果最优,且在该条件下反应10 min时BPA的降解率可达99.1%.(3)淬灭试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试验的结果表明,该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包括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  相似文献   
86.
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Fe掺杂Mn-Ce多孔催化剂,评价了催化剂低温NH3-SCR性能及甲苯对低温NH3-SCR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SEM、HRTEM、H2-TPR、NH3-TPD、XPS和原位红外等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掺杂Mn-Ce多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NH3-SCR性能.高浓度甲苯抑制低温NH3-SCR性能是因为甲苯的不完全氧化消耗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同时甲苯及其不完全氧化产物(主要为苯甲酸盐)不断覆盖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与NH3/NOx的吸附和活化形成竞争关系,从而阻碍E-R和L-H机理.Fe的掺杂使得催化剂表面晶格氧浓度上升,并提高了晶格氧的迁移能力.当NH3-SCR反应中存在甲苯时,通过Mn4++Ce3+?Mn3++Ce4+、Fe2++Ce...  相似文献   
87.
88.
钯/泡沫镍电极对水体中2-氯联苯的电催化脱氯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姝  杨波  余刚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6):522-526
采用两室流通式隔膜电解池,研究了钯修饰泡沫镍电极对纯水相中2-氯联苯(2-CB)的电催化还原脱氯作用,考察了电流密度、pH 值和溶液流速对2-CB 脱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mA/cm2、阴极液pH 值为5.5、阴极液流速为7.4mL/(min·cm2)时,脱氯反应30min,2-CB 脱氯率达91.4%.脱氯产物包括联苯和苯基环己烷,根据脱氯过程碳平衡关系可确定该过程为逐步氢化反应.  相似文献   
89.
MoO3掺杂W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掺杂MoO3的WO3粉体,利用XRD,XPS,DRS和PL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以太阳光为光源对番红花红T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MoO3掺杂含量为10%的WO3粉体对番红花红T溶液的脱色率为89.65%,COD去除率为88.9%.借助DRS和PL光谱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MoO3掺杂WO3粉体对番红花红T光催化降解的过程与机理.  相似文献   
90.
镧掺杂纳米材料合成及其高氟选择性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渗杂的纳米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获得了一类对氟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实验表征了LDH、其焙烧产物(LDOs)以及吸附氟后的材料(F-LDHs)的微观形态、体相组成等性质的变化,通过批处理试验和吸附柱试验对其工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经600℃焙烧10min,在含200mg·l~(-1)SO_4~(2-),氟浓度为10mg·l~(-1)的配水中投加0.1g LDOs吸附240min,最高除氟率可达93.53%;在含200mg·l~(-1)SO_4~(2-)的氟溶液中,镁铝铜LDOs吸附氟的容量高于镁铝LDOs;吸附柱实验中,14h时出水氟含量小于国家标准(1 mg·l~(-1));共存阴离子对材料的除氟干扰强度排序为:Co_3~(2-)>PO_4~(3-)>NO_3~->Cl~-.材料吸附氟后可用0.5mg·l~(-1)的Na_2CO_3洗脱,并经600℃焙烧10min再生,再生4次后选择性除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