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2篇
  免费   921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安全科学   2741篇
废物处理   468篇
环保管理   1242篇
综合类   7001篇
基础理论   701篇
污染及防治   942篇
评价与监测   933篇
社会与环境   358篇
灾害及防治   43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加热时间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会因实验条件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不同加热时间,加热方式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时间以水浴加热沸腾30min或电炉直接加热8min为宜。  相似文献   
92.
以邻菲罗啉-Fe^2+为指示剂,在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中,用为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和测定水样时显示滴定终点,使所得结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93.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94.
大气连续采样在乌鲁木齐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鲁木齐市大气连续采样方法试运行实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以往的定时采样方法后认为,连续采样方法更准确反映本地大气污染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分析,指出“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用性,并根据环境质量分级所存在的固有关系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了最适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用密切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和贴近度法分别对同类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密切值法适合评价污染较重的水质,它能反同各点位的污染状况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铬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已确证,铬(Ⅵ)对人休、鱼类等都是有害的,并有一定程度的致癌作用.一般在电镀、冶炼、制革、颜料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含铬废水排放于河道,致使环境水体、河床底质甚至土壤等会受到污染.因此,研究一个灵敏、准确、简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用甲醛法测定SO2的影响因素及质量保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甲醛法测定SO_2浓度时PRA浓度和实验温度对SO_2曲线斜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测定SO_2方法1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得出不同显色温度的显色时间;RSD小于4%,系统误差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