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安全科学   407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1346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4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亚硫酸盐(S(IV))常用于水体中Cr(VI)的还原解毒,在此过程中伴随着SOx·-的产生,可实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步氧化,但效率不高。本研究以葡萄糖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热解制备无金属碳材料(C-1000),探究在中性条件下C-1000对Cr(VI)/S(IV)体系的促进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30 min内,在C-1000投加量为0.1 g·L-1时可将目标污染物双氯芬酸(diclofenac, DCF)的去除率由63%显著提高至100%,反应速率提升3.4倍。淬灭实验和EPR实验结果证实SO4·-和·OH共同参与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过程,其中SO4·-为主要活性物种,·OH次之。FTI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C-1000表面—COOH可能与CrSO62-配位形成三元络合物,利用碳材料的优良导电性,促进络合物分子的内部电子转移,加快SO3·-的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992.
设计了腐殖土固定床串联缺氧SBR多级反应器对填埋场臭气与渗滤液进行协同处理,以气体表面负荷、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探究腐殖土固定床对氨气与硫化氢的处理效能与去除机理,并运用物料衡算的方法对腐殖土固定床去除氨气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固定床对氨气与硫化氢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与98%,各因素对氨气去除率的影响大小的依次顺序为气体表面负荷>污染物负荷>水力负荷,各因素对硫化氢去除率的影响大小的依次顺序为污染物负荷>气体表面负荷=水力负荷,最佳实验条件为气体表面负荷为7 m·h-1,水力负荷为0.12 m·d-1,氨气负荷为10 mg·(m3·h)-1,硫化氢负荷为2 mg·(m3·h)-1。机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多级串联腐殖土固定床对氨气去除主要是靠气相与液相的分压差(浓度差),传质受进口氨气浓度、即氨气气相分压影响,此过程中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近似于气膜控制过程,且各级液相氨氮等效形成的分压差距较小、气相与液...  相似文献   
993.
以黄浦江、淀山湖底泥为沉积物的代表,蒽为多环芳烃的代表性化合物,研究了多环芳烃在天然水体中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两种底泥对蒽的吸附均属多分子层吸附,可用deBoer-Zwikker公式所表示的极化模型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出现的阶梯是由于蒽-甲醇分子的溶剂化作用及底泥颗粒的表面不均匀性所致;未参与溶剂化作用的甲醇与溶剂化蒽分子间存在竞争吸附;固体疚应对吸附容量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以黄浦江、淀山湖底泥为沉积悬浮物的代表,研究静态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机理。结果表明,黄浦江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大于淀山湖底泥;底泥颗粒十分细小,且表面不均匀;两种底泥悬浮物的沉降类型均属于絮凝沉降,黄浦江底泥的沉降速度较淀山湖底泥快,有机质在絮凝过程中起着粘连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混凝剂FA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奇藩  孔庆安  王超 《环境科学》1995,16(3):41-43,51
报道利用铜矿渣制取固体混凝剂FAS。实验表明,该混凝剂具有优良的除蚀、除色、除COD、除硫性能,尤其对采用常规混凝剂难以除去的亲水性染料,FAS有独特的去除效率。对各种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FAS的脱色率为95%,对COD的去除率则在90%以上。本文还对FAS的混凝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光分析是基于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最近几年来,国外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已成功地将其应用到海洋生物考察、临床生化检验、食品卫生监测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近年来,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和学者开始重视对发光分析的研究,同时已有少量用于发光分析的仪器和试剂开始研制和生产。为了让发光分析技术尽快在我国获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就发光分析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慨述。   相似文献   
997.
苎麻细菌化学联合脱胶废水的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苎麻细菌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的投入与产出,脱胶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以及脱胶后工艺废水污染物的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胶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生苎麻和工艺投料;细菌脱胶过程消耗了部分有机物,废水中还原性糖含量为零;以胶质为培养基繁殖的微生物用于处理综合废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8.
烟尘的生成与燃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剖析了燃烧过程中烟尘的生成机进,分析了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为探讨烟尘的控制途径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采用化繁为简的模型图式、质量平衡原理和实验中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厌氧流化床消化有机废液过程稳态机理模型的推理,继而对机理模型作了线性化处理,得到厌氧流化床运行的稳态参数估计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厌氧流化床运行的在线控制,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温度场作为外部环境要素场之一,对膨胀土的水-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温度对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理,以南宁膨胀土为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5~45℃)下膨胀土的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具有显著的温度效应,其膨胀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其增大效果越明显;收缩率随温度升高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存在临界温度“T_(c)=35℃”。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温度(5~45℃)下的吸附结合水试验,从土-水作用角度阐释了膨胀土胀缩特性温度效应的微观机理;随着温度的升高,土中结合水量减小,水膜厚度变薄,从而引起两方面的结果:①土颗粒间的吸力减弱而斥力增加,宏观表现为土体的膨胀性增加;②土颗粒间距变小,促进了土颗粒骨架由松散状态向紧密状态转化,颗粒排列更紧密,收缩性增加,而达到一定温度后,水分蒸发时间较短,土-水作用加剧使得土体骨架没有充足的时间向紧密状态转化,是造成土体收缩性减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