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长江涪江小河坝站水沙关系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涪江流域是三峡入库水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基于涪江流域出口水文站1980~2018年的日径流、输沙率实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水沙序列、水沙关系特性,并量化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两类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97和2012年为转折年,呈典型的三阶段特性;月尺度上,径流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7、8、9月;日尺度上,径流和输沙的集中度指数分别为0.5、0.91,表明"大水大沙"现象日益突出.(2)基于长时期序列的水沙关系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界影响因子(a)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输沙能力因子(b)呈显著下降趋势;基于洪水场次事件的水沙环路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顺时针和逆时针环路为两类主要的C-Q环路类型,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因素的增加和河流输沙能力的降低.(3)人类活动因素是影响涪江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径流和产沙量的贡献率占到86%和97%以上.以上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沙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2.
及时共享病原体对于尽早识别病原体、开展风险评估、启动循证干预措施以及开发诊断工具、疫苗和药品至关重要。《名古屋议定书》的谈判过程显示,病原体在其范围之内。《名古屋议定书》的序言段落明确提及了病原体,不仅如此,其关于获取和惠益分享的一般规则以及特殊考虑的规则适用于病原体。随着《名古屋议定书》进入履约阶段,病原体共享面临着不同方面的挑战。履行《名古屋议定书》造成了某些病原体共享延迟或受限的后果。《名古屋议定书》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流感病毒以及获取疫苗和其他惠益的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的关系至今未获得明确界定。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序列信息有取代有形材料的趋势,而《名古屋议定书》在规制数字序列信息的利用上存在严重漏洞。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缔约方不仅要在国内层面上引入特殊的措施、程序和安排,而且要在集体协商决策的基础上推出切实有效的对策。通过这些努力,未来病原体共享将会在公共卫生防范和应对过程中发挥更加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3.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称为植被分类的"窗口期"。PC1、NDVI和高程因子对神农架林地的区分度较高,而坡度、坡向和RVI因子对分类帮助不大。作为一种智能分类方法,C5.0决策树分类方法应用于30m分辨率的时间序列HJ-1A/B CCD数据,能够将地貌复杂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为七类,提高了类别精度,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4.
鄱阳湖径流量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径流受诸多因素影响,变化复杂,仅凭观测站统计数据难以发现其演变规律。以混沌理论为基础,以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求取时间序列中混沌特征数的方法。首先利用C C方法选取相空间重构参数即时间延迟〖WTBX〗τ和嵌入维数m〖WTBZ〗,在此基础上进行相空间重构,采用G P关联积分法计算关联维数和Rosenstein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panuov指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非整数,同时最大Lyapunov指数也为正数,这充分说明鄱阳湖入湖外洲站、李家渡站和渡峰坑站的月径流序列均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而且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的计算表明鄱阳湖入湖的外洲站月径流复杂程度最大,混沌特性最强,对初值的敏感性最强,李家渡站次之,渡峰坑站最小  相似文献   
575.
低温对MBBR、SBR深度处理废水出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低温和常温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 SBR 深度处理低浓度废水的出水水质,研究了低温对反应器出水 COD、运行温度、DO、出水 pH、出水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曝气和环境温度条件下,MBBR 比 SBR 的运行温度高 0.5-1.5 ℃,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小;与常温相比,低温反应器内 D...  相似文献   
576.
借助分形与混沌理论,对1978-2004年湖北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重构了其嵌入相空间序列,计算了其关联维数和饱和嵌入维数,确定了模拟相应动力系统所需的基本变量数目;同时,通过计算Kolmogorov熵,得出了对该洪涝灾害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预报的时间尺度.最后,基于R/S分形分析,对湖北省未来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该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可能呈现增大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分形特征的方法,能够客观、合理地反映洪涝灾害系统的分形特征,能为建立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时间序列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77.
强震地面运动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非线性特征。首先采用功率谱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Cao方法定性判断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具有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30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三个非线性特征参数。计算表明,这些地震动时程的关联维数为2.0~4.0的分数维,Kolm ogorov熵K2为大于零的有限正值,最大Lyapunov指数在0~1.0之间。结果说明,强震地面运动具有混沌特性,地震动的高度不规则和复杂性是地震过程强非线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578.
基于均生函数模型的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预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电磁辐射信号的变化规律,表明非接触电磁辐射法能动态预测冲击矿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在非接触电磁辐射法动态预测冲击矿压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均生函数模型,利用电磁辐射监测仪测定的现场工作面电磁辐射信号时间数据序列,通过逐步回归筛选时间序列构造一个均生函数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预报未来电磁辐射信号的发展,并与现场测定的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误差分析和实践结果表明:均生函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为6.71%左右,且距平趋势正确率均达到了60%,证明该模型与电磁辐射预测方法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预测冲击矿压以及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预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79.
以2008年南京北郊大气中O3 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O3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O3 日均浓度的变化特征:春、夏季节O3浓度大于秋、冬季节,最高浓度出现在春末夏初,最低浓度出现在冬季;并且全年共有5个突变点;弱高压的天气系统、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和晴朗少云的天气是造成南京北郊O3浓度突变的主要气象因素。结合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污染源来源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南京北郊O3高浓度污染来源主要分为本地局地污染和外来污染物输送两类;垂直方向上,O3的区域尺度或中尺度的输送主要稳定在混合层的底层。  相似文献   
580.
综合运用具有相当精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美国民航运输安全中的机场跑道侵入的AR I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克服了样本空间总是有限带来的不足,揭示出民航跑道侵入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未来美国民航跑道侵入事故发生次数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为我国民航部门科学地制定飞行计划、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