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中国的论文总数在增长,引用率也在提高。但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会发现,国内的论文引用率仍然不够,和科技投入不相称,跟我们的大国身份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572.
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析现有设施高比例混输高凝原油工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工艺调整和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3.
宋元宁  赵亦农  赵青 《安全》2007,28(4):25
1 事故发生经过   2006年4月11日,辽宁省某钢铁公司转炉停炉进行检修结束后,11日23时20分该厂设备作业长指挥测试氧枪,经过不足2min的时间,约1685m3氧气从氧枪喷出被吸入烟道排除后,飘移近300m到达烟道风机处.……  相似文献   
574.
在贮煤场四周设置挡风抑尘墙是目前我国对贮煤场煤尘采取的最主要治理措施。以某2×350MW机组工程贮煤场为例,进行了挡风抑尘墙综合抑尘效率90%、不同风速、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煤尘源强估算,并进行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为相关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5.
偏二甲肼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的高毒物质,其贮存库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本文针对影响偏二甲肼贮库安全的因素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二甲肼贮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灰色评价法建立了偏二甲肼评价模型,对偏二甲肼贮库的风险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实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这种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评价法相结合的灰色层次分析法既能用于描述不同贮库的安全状态,也能对同一贮库不同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对偏二甲肼贮库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6.
结合国内环境条件、运行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对长输气管道指数法风险评价体系进行修正,并举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77.
模拟某天然气输气管道在高后果区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分析周边应急救援力量,研究应急处置措施,为同类型事故处置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8.
湖长制作为湖泊管理保护的重要抓手已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相关要求也得以明确。在总结国内湖长制起源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实践分析了相关管理的具体要求与特征,根据南京实际探讨了深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与举措,最后提出了推进湖长制工作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79.
湿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埋藏分解等方式将有机碳输送至沉积物中,为了探究植被对于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库的贡献率,本文使用埋管与长石粉样方两种手段,以崇明东滩为例,定量估算了海三棱藨草植被对潮滩沉积物有机碳库的贡献率.埋管研究显示,不同温度下死亡植被分解输入和沉积物呼吸降解过程的差异是造成沉积物中冬夏两季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冬末时节埋管沉积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5.72mg·g-1,碳库呈"积累"状态;夏季含量减少为4.89 mg·g-1,碳库呈"亏损"状态.海三棱藨草死亡、倒伏和掩埋,使得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剖面出现显著分层,埋管样品中分层间隔为10 cm左右,与长石粉样方测研究区域当年沉积速率相对应(11.6 cm·a-1:2012年8月28日—2013年9月2日).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的显著负相关性(p0.01)表明,植被输入有机碳的累积和降解是沉积物碳库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忽略有机质降解中碳的分馏作用下,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计算得出春夏季植被有机碳净输入为0.65 mg·g-1,约占沉积物有机碳库含量的7.35%,秋冬季节植被有机碳净输入为2.06 mg·g-1,约为占有机碳库含量的31.20%.  相似文献   
580.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针对灰水溶质运移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应用混合防渗材料作为防渗层,通过有限元程序模拟贮灰场的实际运行条件,进行了有无防渗层条件下污染物运移的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防渗层可有效地减少灰水渗漏量,缩小污染物的长期扩散范围;在灰场底部和内侧设置防渗层是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