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393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40篇
综合类   1108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前  言环境科学与技术自产生以来不断吸纳综合所有学科的进展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从而形成最广泛的多学科交叉无边界学术领域 ,也因此尚未能建立起得到共识的格局体系而仍处于各学科汇聚的局面 ,类似春秋甚至战国时期的群雄割据。在地学、生态、化学、工程技术等基本组成学科的基础上 ,当前值得关注的扩展趋势有三个方向 :一是向人文科学领域扩展 ,结合经济、法律、伦理、社会等学科内容 ,更强力地影响和规范有关的政治政策 ;二是向宏观自然科学技术领域扩展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数值信息、模拟模式、图象多媒体等学科技术 ,试图描述和数字…  相似文献   
22.
本文于1994年11月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旱季珠江口区环境中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表层海水BHC含量为0.187μg/L,DDT为0.080μg/L;底层海水BHC为0.117μg/L,DDT为0.506μg/L。沉积物BHC为11.15×10-9(干),DDT为33.46×10-9(干)。海水中的盐度、DO、C  相似文献   
2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Ma X  Shao B  Hu J  Yang M 《环境科学》2002,23(5):80-83
用正相色谱-质谱联用法(NPLC-MS)分离分析高聚合度的NPnEO(n>2),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测定其中的NP,NP1EO和NP2EO浓度,对NPnEO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迁移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检测出NP和NPnEO(n=1-23),总浓度为174nmol/L,其中NP2EO的浓度最高,为89.6nmol/L;其次分别为NP(42.2nmol/L)和NP1EO(12.2nmol/L);出水中同样检测出NP和NPnEO(n=1-18),其中NP2EO的浓度最高,为37.2nmol/L;其次分别为NP(6.64nmol/L)和NP1EO(0.135nmol/L)。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NPnEO从高聚合度降妥成低聚合度,NP和NPnEO的总去降率为71%。另外,NP和NPnEO在污泥及污泥过滤水中的分配表明污泥对NPnEO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并近似符合Dubinin-Astakhov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24.
大庆油田落地原油对土壤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8.2亿吨.不可避免地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落地原油,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落地原油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有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对土壤的污染成辐射状分布,污染强度随污染源的距离增加而迅速降低,污染源周围污染最重的区域在0 m~40 m范围内,占总量90%以上,横向迁移范围确定在150 m以内;落地原油纵向迁移绝大部分集中在距土壤表面0 cm~10 cm范围内,竖向迁移一般不超过70 cm.落地原油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总烃、芳烃、酚、苯并[a]芘和硫化物,通过落地原油污染土壤的模拟实验可知总烃、芳烃、苯并[a]芘和硫化物含量,随原油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70X-17.88、Y=0.119X-6.13、Y=0.0076X-0.30、Y=0.000055X 0.089.  相似文献   
25.
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灰化土(Aquods soil)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种含量的Cd2 (0、5、10、20 mg·kg-1)模拟土壤污染,设置单独加8条蚯蚓(Pheretima sp.)、单独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同时接种蚯蚓和菌根的3种处理,以不加蚯蚓和菌根为对照,各处理均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根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加蚯蚓可使土壤pH比对照约降低0.2,蚯蚓和菌根同时作用对土壤pH降低没有协同作用.(2)蚯蚓或菌根的加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蚯蚓的影响大于菌根,同时加入蚯蚓和接种菌根对土壤中DOC的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蚯蚓活动增加了黑麦草根部Cd的积累,菌根则能促进Cd从黑麦草根部向地上部转移,二者具有促进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协同作用.(4)蚓粪和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与黑麦草吸收Cd量呈显著相关(p<0.01),而蚓粪中DTPA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中的含量(p<0.05).因此,蚓粪中有效态Cd是植物吸收Cd的重要供源.  相似文献   
26.
环境介质中铊的分布和运移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铊在岩矿石、土壤、植物、动物及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运移机理及一些生物效应。在矿床中 ,铊主要分布在低温热液铊、铅、锌、锑、汞、砷等矿床中 ,铊的富集与其亲硫性及有机质密切相关 ,[TlCl4 ]-是铊迁移的主要形式。在土壤中 ,铊主要以水溶态、硫化物结合态、硅酸盐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存在 ,水溶态的铊容易迁移。在植物中 ,铊的运移与钾在植物中的传输有关。在动物中 ,铊对各组织器官的亲和能力依次为 :肾 >睾丸 >脾 >前列腺 >毛发。在大气中 ,铊主要以TlF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27.
大宝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大宝山矿区矿山废水的排放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体中重金属Cu、Zn、Cd和Pb的溶解态浓度分别达到13.82、50.83、0.103和2.91 mg.L-1。Cu、Zn、Cd和Pb的溶解态和悬浮态含量沿河流主干道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上游都是沿水流方向降低,下游因吸附于悬浮物中的重金属重新释放略有增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提取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AX)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次为可还原态,个别断面的Cd可还原态甚至超过了残渣态的含量,说明该水体这4种元素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28.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生产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工业,又是高能耗工业。炼油、石化和化学工业仍然存在着减少能源消费的巨大机遇,在化学加工过程中,为转化而作为能源使用的燃料50%以上损失掉了,这种损失通过改进能量产生、分配和转化可使其减少。通过能量回收也可使损失减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对滆湖磷迁移模型方程进行推导、旨在与<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1期发表的"滆湖磷迁移模型的研究"一文的作者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0.
上海地区高空气流长距离输送轨迹及其与酸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上海地区的高空气流输送轨迹。不同月份影响上海的高空气流来向不一。轨迹输送路径与天气系统的变化密切有关,且与上海地区出现的酸雨有关。研究表明,上海地区的酸雨,除与局地污染有关外,还与远处输送的外来污染有关。这些外来污染影响,主要来自上海西南向的北部湾和两广等地。也有部分来自东北——东方向的南朝鲜和日本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