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梅丹  周少奇 《生态环境》2012,(5):902-906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受试动物,探讨生活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对其鱼鳃、肝脏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I-I)及Na+,K+-ATP酶等3种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13.2%。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对较高,斑马鱼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敏感性强。慢性毒性测试结果显示,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肝脏中SOD活性和GSH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明显,对Na+,K+-ATP酶活性影响并不明显;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鱼鳃中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除Na+,K+-ATP酶外,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渗滤液染毒胁迫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SOD和GSH均可用作垃圾渗滤液慢性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2.
李菁  吴毅杰  何冬燕 《灾害学》2007,22(3):72-76
2006年,对广西间接影响的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正面袭击的第6号台风"派比安",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占广西全年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50%。对比分析"碧利斯"与"派比安"的灾害特点与成因,从而可引发对防御措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3.
《防灾博览》2018,(2):7-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2018年4月9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潘怀文书记一行六人前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洽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徐洪杰总经理助理等出席。  相似文献   
104.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其环境效应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揭示不同粒径微塑料对淡水生物摄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规律,以100 nm、5 μm、50 μm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塑料为研究对象,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研究微塑料在大型溞体内的积累量、停留量,以及对大型溞滤水率、摄食率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可被大型溞摄入,100 nm和5 μm的微塑料在大型溞体内的积累量和停留量均高于50 μm的微塑料,50 μm的微塑料主要黏附在胸肢处,而100 nm和5 μm的微塑料能在大型溞肠道中积累.暴露于3种粒径的微塑料后,大型溞的滤水率和摄食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0.7%±9.5%和39.2%±10.7%.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能促进大型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并诱导丙二醛含量升高,导致大型溞氧化损伤.研究显示,微塑料损伤大型溞的食物过滤器,堵塞消化道,降低其滤水率、摄食率,造成大型溞氧化损伤,微塑料暴露对大型溞的摄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朱枫  钱晨  卢彦 《生态毒理学报》2010,5(6):769-775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机体具有强烈的毒性.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氧化胁迫,这可能是微囊藻毒素的致毒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论文从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氧化损伤以及影响其抗氧化防御系统两个方面综述了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大数据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加大了信息化系统及数据的脆弱性,信息安全风险向系统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辨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4个大数据核心环节的信息安全风险,围绕“风险辨识、脆弱性降低、风险沟通、强化风险管理”的风险治理流程,以防范与化解信息安全风险为目标,提出大数据发展的信息安全防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全生命周期是信息安全风险辨识的起点,强化大数据发展的信息安全风险防御,需要在风险辨识基础上,积极推进预防准备、风险沟通、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及恢复总结。  相似文献   
107.
防御     
《防灾博览》2010,(5):88-88
<正>2010年9月2日,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震害预测工作研讨会议,杜玮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了国内该领域权威专家,部分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负责同志参加。杜玮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城市震害预测工作,是加强城市地震灾害防御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表  相似文献   
108.
每年的4~9月是我国的雷电高发期。其中,5~8月的雷电天气更加频发,造成的灾害也更为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由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达到1000多人,经济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为此,气象部门通过多种举措,尽量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自2008年以来,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呈下降趋势。为加大雷电防护力度,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雷电防护工作的支持。今年相继出台并实施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都对雷电灾害防御做了明确说明。为了让企业科学地防范雷电灾害,本期向读者介绍建筑和危化企业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台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所处的独特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中台风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台风对我国农业生产利弊的两方断进行了分析,在弊端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至今台风造成的农作物受灾情况、引发的病虫害和导致的农田耕地污染;在有利方面,分析了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旱情的缓解作用。最后,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台风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提出了“防御先行,防抗结合”的农业防台风策略。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据统计,1992~2005年14年间云南省发生的56次5.0级以上地震,有53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农村地区,即95%的地震极灾区分布在农村地区.本文阐述了地震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分析了农村地区成灾的原因,提出了地震灾害的防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