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950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154篇
环保管理   184篇
综合类   2005篇
基础理论   319篇
污染及防治   631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李颖 《环境工程》2002,20(3):21-22
垃圾转运站污水回用处理采用了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 ,它具有高效、稳定、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和投资少等优点 ,且处理后出水可用于自身站内所需 ,即冲车、喷洒道路、冲厕、绿化、冲刷车间地面等多种用途 ,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33.
讨论了大气中各种腐蚀性气体对银变色的影响,以及变色膜中各种腐蚀产物的成分及状态,以硫化氢气体和硫化银为主要对象进行阐述,侧重介绍了最近30年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近年来各种银的抗变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A/O-化学除磷工艺中DMBR动态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膜原理,将0.1mm孔径无纺布为膜材的动态膜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应用于A/O-化学除磷工艺之中,在动态膜反应器内完成泥水分离。试验测试了曝气强度、初始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初始膜通量是影响成膜的关键性参数。当曝气强度≥60m^3/m^2·h或初始膜通量≥70L/m^2·h,2h内均不能形成截留性能良好的动态膜。在VSS/SS较低的污泥系统中,适宜的成膜条件为:曝气强度≤40m^3/m^2·h;初始膜通量≤40L/m^2·h。  相似文献   
35.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36.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小试规模(148L/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4小时,进水COD、色度分别为208.54~2592.00mg/l、32~256倍,通过水解酸化-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系统对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90%、87.5%.出水水质浓度或指标分别为21.80~363.20mg/l、8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可行、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可为工业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水力学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膜污染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水动力学方法是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方法。在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对不同曝气强度下膜污染的发展速率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污泥浓度均存在一个经济曝气强度,其大小随污泥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膜生物反应器在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运行可控制膜污染的发展;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一个临界污泥浓度,其值为5.15g/L。对应于临界污泥浓度,并且污泥絮体在膜面可形成比较稳定的动态膜,膜过滤压差上升的速率最慢,膜生物反应器在此临界污泥浓度条件下运行膜污染发展最为缓慢。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污水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配置和软件设计,并对由PLC和上位机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说明。上位机通过组态软件设计承担监控和管理任务,下位机通过编程软件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9.
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自80年代末以来,光活性膜由于诱人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溶胶-凝胶法等制备二氧化钛膜的方法及其并根据基于二氧化钛膜的光催化技术的特点简单讨论了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可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0.
梁惠枫 《环境科技》1996,16(2):90-92,84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膜分离技术之一的反渗透方法在水处理上的研究,应用的进展,例举作者实验的数据论述了反渗透法处理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阐述了应用该种方法进行学费与净化的较适宜的诸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反渗透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