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VBL荧光增白剂的无污染高效喷雾流化干燥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雾流化干燥造粉新工艺是集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及薄膜干燥为一体的节能型干燥造粉技术,基本解决了传统干燥造粉方法中的热污染、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提高了产品得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盘北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改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盘北选煤厂煤泥水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技术改造方案,技改后达到洗水闭路循环,煤泥实现综合利用,解决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3.
为防止空调系统内霉菌、细菌的过度孳生,本文以空调系统内常见的黑曲霉(A. niger)、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为典型霉菌、细菌,基于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研究了空调除湿常用工质LiCl溶液对上述典型菌种的抑制作用及浓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常见除湿浓度范围(35%~40%)内,LiCl溶液对上述4种典型菌种均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A. niger抑制效果最强,在15%的低浓度下即可产生明显抑制;其次为E. coli,而对S. aureusB. subtilis的抑制相对较弱.此外,所得抑制效果随LiCl溶液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特别是对A. nigerE. coli,溶液浓度与抑菌圈直径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剩余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污泥的水分。首先分析了污泥的含水特性和干燥污泥机理,然后分析了主要的污泥干燥方法研究现状,如热风干燥、过热蒸汽干燥、间接干燥、低温热流干燥、热泵干燥、太阳能干燥等。此外,探究了新型的污泥干燥技术及污泥干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并在此基础上,对污泥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干旱预警干旱是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从而使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的气候现象。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一)橙色预警标准: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污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各干燥因素对干燥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制了一套污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试验装置。利用研制的过热蒸汽干燥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温度、污泥质量和蒸汽流量的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蒸汽温度在180~260℃,污泥质量在6~30 g,蒸汽流量在18~40 m~3/h时,随着过热蒸汽温度升高、蒸汽流量增大,相对单位能耗值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干燥强度一直增大;随着污泥质量增大,相对单位能耗是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干燥强度一直减小。  相似文献   
67.
孙奇  余辉  朱方兵  杨叙军  宋联  朱葛  葛仕福 《环境工程》2016,34(10):118-123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圆盘干燥机干燥过程进行研究,测定了干燥机传热系数、干燥机扭矩、污泥干燥量和干燥热效率,探讨了蒸汽压力、干燥机转速和加料机转速对其影响规律。实验系统的质量和热量平衡校验表明,实验数据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分析测试了污泥冷凝水和干燥废气的污染物排放特性,污泥冷凝水样中COD和NH3-N浓度随着干燥机转速的增加而下降,干燥废气中的含硫气体浓度随着圆盘表面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光氧气体处置装置对含硫废气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8.
物料的干燥过程就是把物料里面的水分和其他比较容易挥发的成分除去的一个过程,从作用机理上看这中间包含着物理相变的生化过程和热质耦合。因为干燥中要提供物料中相关成分的显热和潜热,由此可见物料干燥还是一个能量密集的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物料干燥占全部能耗的12%以上。当今社会能源日益紧缺,如何有效利用干燥中的热能,已成了物料干燥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基于此,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应运而生,其在干燥中具有干燥范围广泛、节省能源消耗等优点,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此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9.
低温低湿条件下污泥干燥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污泥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的干燥规律,获得表征水分迁移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和活化能(E_a),以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低温低湿干燥试验,探讨了温度(30℃、35℃、40℃、45℃、50℃)和相对湿度(20%、40%、60%)对污泥水分比(MR)和干燥速率(DR)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的低温低湿干燥过程属于内部迁移控制,即水分扩散速率决定干燥速率。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污泥水分迁移动力学模型,并与6种常用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决定系数(R~2)、方差(χ~2)和残差平方和(RSS)的比较,得出污泥低温低湿干燥过程可以用Page模型来描述。结合Fick第二定律,得到不同温度(30~50℃)、湿度(20%~60%)条件下污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范围为(0.699~1.991)×10~(-9)m~2/s;对传统的Arrhenius公式进行湿度修正,获得了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对污泥干燥特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及活化能E_a=23.83 k J/mol。  相似文献   
70.
你是否时常会感觉脸上、头发油油的?这很可能是体内湿气太重的缘故。而秋天的干燥却让你忽略了湿气这个家伙的存在,让体内湿气郁积的状况越发严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去湿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