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859篇
安全科学   214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1961篇
基础理论   360篇
污染及防治   446篇
评价与监测   15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佛山市禅城区陶瓷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志桢 《环境》2006,(Z1):46
本文主要简述陶瓷行业污染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危害,探讨禅城区陶瓷行业污染的治理现状及在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游卫强  黄志雄  杨燮明 《环境》2005,(Z1):181-182
制漆企业排放的酸醇树脂废水COD值高达20万到30万mg/L,是一种典型高浓度有机废水,仅靠普通A-O生化工艺不能解决.中试研究采用了常压蒸馏+铁碳微电解+A-O生化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治理该种废水.中试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3.
陶瓷废水处理原理及常用固液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伟  王今 《环境工程》1998,16(5):22-24
本文就陶瓷废水的产生来源及废水处理原理进行了分析,对佛山市该行业废水处理常用的固液分离方式进行了处理效果及技术经济比较,指出将常用于给水处理工艺的水力循环澄清池应用在陶瓷废水处理工艺中,与其它分离方法相比,不仅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而且易于操作和控制,可实现废水的全部回用,并建议对这种高悬浮物、高浊度水的混凝反应过程进行自动控制以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4.
两种生物膜法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态氮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生物膜法,即塑料细条半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和蜂窝管填料生物滴滤法,进行了微污染河水中NH3-N去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原水中NH3-N都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前者有效率高,温度影响小,不易堵塞,压降小,出水不必提升,能自动进入后续处理工序,且有操作简便,投资与运行费用省等优点,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作为选择的生物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5.
固相微萃取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予以综述,列表比较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SPME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导了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中氧化锌后,通过两种方法的前处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高氯酸—硝酸溶解法优于稀盐酸溶解法,低浓度时较为明显,t=8.844,P<0.01。  相似文献   
67.
采集微表层水,使用自行研制滚轮式取样器,能有效地采集微表层水50-100μm厚度。调查研究表明,在珠江河口微表层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富集系数在1-3左右。测定有机物中DOC占重要组成部分,其中DOC占TOC的70%左右,C:N的比值从微表层到次表层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8.
69.
微氧强化硫酸盐还原-反硝化脱硫(SR-DSR)工艺因具有同步处理废水中COD、NO~-_3、SO■生成S~0且运行成本低、流程短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但因不同曝气方式而在反应器中形成的不同微氧区的位置对反应器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5 mL·min~(-1)·L~(-1)曝气速率、10.4 mmol·L~(-1)硫酸钠、31 mmol·L~(-1)乳酸钠和8 mmol·L~(-1)硝酸钾连续运行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对比研究了回流槽中(底部)曝气(微氧区位于反应器下部)和反应区上部曝气(微氧区分别位于反应器上部和下部但DO更低)运行稳定后,反应器的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功能微生物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上部曝气时乳酸盐去除率为100%,出水中乙酸盐浓度为9.1 mmol·L~(-1),丙酸盐浓度为3.7 mmol·L~(-1),NO~-_3去除率为100%,出水中NO~-_2浓度为0.35 mmol·L~(-1),SO■去除率为84%,出水中S~(2-)浓度为2.6 mmol·L~(-1),S~0转化率为59%.与底部曝气相比,上部曝气时出水中乙酸盐和丙酸盐浓度分别升高2.2和1.9 mmol·L~(-1),NO~-_2浓度下降0.15 mmol·L~(-1),S~(2-)浓度降低0.5 mmol·L~(-1),SO■去除率和S~0转化率分别下降6%和1%.上部曝气时,反应器下部和上部均存在相对减弱的微氧环境,使得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Desulfomicrobium和Desulfobulbus的总丰度分别增加9%和5%,硫氧化反硝化菌(soNRB)Halothiobacillaceae和Sulfurovum的丰度均减小3.1%,异养反硝化菌(hNRB)Comamonas的丰度升高0.2%,互营菌Synergistaceae的丰度减少37%.其中,反应器下部的SRB和soNRB总丰度分别升高28%和3%,为SO■还原和S~0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而反应器上部的微氧环境又减弱了SO■还原过程,从而降低了反应器出水中的S~(2-).因此,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反应器上部曝气的方式创造微氧环境,既可以保证较高的S~0转化率,又可以减少出水中S~(2-)和NO~-_2的浓度.  相似文献   
70.
利用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各级处理工艺出水的诱变活性。在l6d生话污水处理的实验中,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及核异常率2d后就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第8天达到最大值。在不同浓度混合污水暴露实验中,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一级和二级处理工艺出水也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