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植物群落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尾矿废弃地为对象,研究了铜尾矿废弃地上植物群落发展与表层尾矿微生物量C、N和脱氢酶、过氧化氢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植物群落-微生物量C、N_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发展,铜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在不断增加;铜官山老尾矿废弃地白茅群落下表层尾矿(TBM)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与杨山冲尾矿废弃地及铜官山新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铜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C、N与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脱氧酶、碱性磷酸酶及脲酶与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问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过氧化氢酶与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2.
露天煤矿不同恢复植被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恢复生态系统5种植被模式下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共获取大型土壤动物246头,分属于2纲、9目、24科.利用DIC与DG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由多到少的次序为:针阔叶混交林,乔灌混交林,草;针叶混交林,灌木;大型土壤动物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容重、含水量密切相关.影响土壤动物生存的土壤物理条件是恢复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回迁的主要因素.土壤的肥力是影响土壤动物繁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3.
针对露天矿边帮普遍存在的压煤问题,基于极限平衡及强度折减理论,从控制边坡稳定性角度出发,结合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南帮软岩边坡工程实际,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提出横采内排压帮开采方式。采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横采深部开挖角度及内排跟踪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程度,优化设计了扎哈哈淖尔露天矿横采南帮边坡形态。结果表明:南帮边坡滑坡模式为以IVC煤层底板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横采内排压帮开采方式可借助边坡三维效应提高露天矿边坡角度及其自身稳定性,进而达到安全、高效地回收边帮压煤,提高露天矿煤炭资源回收率;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横采南帮边坡稳定性随内排跟踪距离增大呈负指数降低;最终确定横采开挖位置为+908水平,内排跟踪距离为100 m,深部开挖角度为42°,可累计为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多采出IV煤4 701.39万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4.
为创建一种评价露天煤矿车辆安全保障系统智慧化等级的方法,使建设者、规划者了解和掌握露天煤矿车辆安全保障系统的智慧化建设水平,提出和建立露天煤矿车辆安全保障系统的智慧化安全评价体系;分析综合自动化(IA)、管理信息化(MI)、工程数字化(ED)效果以及三者间协同关系,研究和创建智慧化评价模型,通过探索性研究、专家评分等方式,提炼、总结出露天煤矿车辆安全保障系统智慧化评价公式,并进行相应推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评价模型,可充分量化智慧化建设中的抽象概念,直观展现露天煤矿车辆安全保障系统的智慧化程度,反映出矿山整体的智慧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5.
根据近几年对黄土高原地区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土地复垦的系统研究,事实证明新垦土地可超越原有土地生产力及经济效益开发的可行性。认为本地区露天煤矿废弃土地的复垦战略目标应是:借助开矿土地再造的机会,通过科学设计、系统规划,实行大规模地营造农林可利用状态的土地,未来开辟为适宜现代集约经营农林基地;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同时亦应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可在超越矿区范围之外筑坝造田,建设蓄水库等各项工程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36.
随着露天煤矿开采的不断加深,坑下自然通风能力越来越差,因而形成了对坑下生产人员的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了坑下空气的严重污染。如阜新的海卅露天煤矿、抚顺的西露天煤矿,在近十年来每年都发生数次严重污染事件,时常使坑下的CO浓度达到40mg/M3以上,甚至局部地区CO浓度高达500mg/M‘。在这种情况下露天矿生产人员感到头晕、呕吐等中毒事件,致使露天矿坑下局部停产,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1坑下污染物的产生及分布规律1.1坑下污染物种类及产生坑下污染物主要有CO、SO。、氮氧化物(NOn)、尘,和烷类、碳氢化合物等。(1…  相似文献   
37.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果园景观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发所形成新的人工环境条件下的气候和土壤等因子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了以观赏为主的果园观生态建设。通过对所载植果树和其它乔灌木的观测研究,筛选出了适宜于排土场生长的杏树、苹果梨、123苹果、山桃等果树品种,以及油松、旱柳、榆树、沙棘、玫瑰和先辈乔灌木品种,完成了排土场的景观生态建设工作,为矿区大面积土地复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桂北锰矿废弃地主要植物种类调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样方法和实地勘查法调查了桂北荔浦锰矿区废弃地自然定居和人工种植的植物,并且对8个区的主要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类、测试。并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飞蓬(Erigeron acer)、苍耳(Xanthium sibiricum)、耳草(Hedyotisauricularia)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而且能适应废弃地的不良环境,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用3种不同的背景值对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除Pb外,5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2,表示被污染,其中以Mn、Zn、Cd污染最为严重。锰矿废弃地人工复垦采用典型的农业恢复模式,以种植果树和经济作物为主,果实中Cr、Cd的含量均超过食品卫生限量标准,因此矿山恢复的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锰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基于GIS的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特点和GIS强大功能的分析,阐述了露天煤矿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建立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功能和实现途径,并在安太堡露天煤矿人工重建的生态系统上进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0.
中国是世界上第3大产汞国,而主要的供应源是汞开采,尽管多数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关闭,但大规模遗留下来的矿山废弃地会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山废弃地土壤中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污染特征、土壤汞污染途径、迁移方式进行系统综述,介绍了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