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随着露天煤矿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从开采设备的选取、合理运输系统确定、数字矿山的建立、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露天煤矿环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矿山企业走上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胜利一号露天矿为例,在主要噪声源强以及厂界和周边敏感目标的噪声级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煤矿开发后声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1)煤矿四厂界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均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噪声源中采掘场噪声较大,铁路装车站、铁路专用线以及破碎车间、机修车间、变电所、排水泵站、锅炉房等机修设备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值相对较小。(2)随着煤矿开采量和开采面积的增加,露天煤矿采掘场噪声污染、厂界噪声和周边敏感点噪声会不断加大。而且,采掘场最大噪声级出现的方向也会随着开采方向的推进而变化。(3)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矿原环评结论较可靠,但预测结果相对偏低,偏低幅度昼间在5.2%-10.7%,夜间在2.4%-13.1%。(4)现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矿噪声污染不太明显,目前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3.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  相似文献   
64.
林静 《劳动保护》2012,(4):14-16
王天明,瘦瘦高高的个子,斯文秀气的外表,看不出这是一个与煤矿打了18年交道的煤矿安全监察员,只有从他不到40岁就秃顶的亮脑门上,才能透析出这个行业所独有的辛苦与艰难.宁夏煤监局银北监察分局安全监察员,一个平凡的岗位,王天明却在日复一日的监察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  相似文献   
65.
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废弃地是一类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对三峡地区的矿山废弃地、退(弃)耕地、工程建设废弃地、垃圾填埋场、地质灾害废弃地、砍伐迹地等废弃地类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一般规律,对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及其方法与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人类干扰是该地区废弃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废弃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应该遵循规划系统性、设计与施工生态性、目标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等原则。而土壤基质的固定与恢复、先锋群落的构建、后期管理中生物多样性的逐步丰富是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三个关键的步骤与内容。  相似文献   
66.
王超  毕君  尤海舟 《生态环境》2014,(6):1070-1075
矿山废弃地是受采矿影响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退化程度评价是对矿山废弃地生态质量现状、环境影响和治理难度的评估过程,可用于指导矿山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恢复规划编制等。本文分别尾矿库、露采迹地、排岩场和压占区4种矿山废弃地类型,采用兼顾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强度因子的评价方法,通过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选择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或易于反映生态系统质量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强度因子作为生态退化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来自于工程设计条件、土壤、植被和地质安全性4个方面;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其中占用面积和地表破坏程度是最最要的指标;在生态退化等级划分基础上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域值,并将各指标量化和标准化,计算各生态退化等级的综合得分值变化范围,建立了矿山废弃地生态退化程度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将生态退化程度划分为可自然恢复、可治理、难于治理和不能治理4个等级。最后,针对遵化市典型民营铁矿进行了案例适用性分析,并对不同退化等级的废弃地进行了生态防护措施分析。  相似文献   
67.
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剖面各土层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含量影响巨大.该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锡林浩特露天煤矿1~7年排土场土壤剖面(0~100 cm)DOM荧光和吸光特征深入分析,解析排土场生态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DOM组分及来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各土层w(DOC)在102.70~475.80 mg/kg之间,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29.97%~60.39%)最高,类腐殖酸组分占比(16.09%~44.27%)次之.土壤剖面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芳香性、腐殖化程度较低,且随排土场年限增加,各土层DOM紫外吸光组分芳香环中羰基、羧基、羟基、酯类含量增加,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先降后增,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先增后降,类富里酸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②随土壤深度增加,DOM含量呈上升趋势,DOM自生源特征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次表层(20~40 cm)出现明显波峰.随排土场年限增加,深层土壤DOM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类富里酸组合占比垂向变化较小,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呈增加趋势.随着地表植被由无到有,DOM自生源特征降低,腐殖化程度增强.③排土场土壤剖面pH可作为评估DOM腐殖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总氮(TN)含量可作为指示DOM分子量重要指标.研究显示,不同年限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DOM荧光和吸光特征能够作为露天煤矿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8.
为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露天煤矿边坡地温变化,揭示多年冻土分布规律,指导寒区露天矿安全生产,以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2011—2014年地温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的统计与拟合,依据传热学理论建立研究区多年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并利用邻区露天矿冻土地温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季节活动层厚度普遍在5.75~6.59 m,多年冻土下限在63.85~64.35 m,地温年变化深度在11.65~12.25 m;采矿揭露后,边坡表层原生多年冻土演化为3.85~5.65 m季节活动层;坡面季节活动层厚度较原生季节活动层厚度略薄,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递增,其厚度逐渐接近原生厚度;冻土地温变化曲线与简谐波波形线接近。本文所提出的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边坡地温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石墨矿废弃地生态复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场试验和小区工程措施,研究了石墨矿废弃地的生态复垦问题并建立了复垦示范田。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技术工程措施石墨矿废弃矿坑和尾渣堆的复垦土地的理化性质基本达到了当地农业耕地的水平。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石墨矿废弃地复垦的关键是耕种层的熟土配比。经筛选后的矿渣或矿毛与熟土按1:1或1:2的比例混配都可达到生态复垦的目的,但是前者的保水、供水、供肥能力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70.
谈露天煤矿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智  孙喜才 《安全》2010,31(11):26-28
"安全为天、安全为本"是生产、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无论从事何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安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处处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