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境保护科学》2008,34(5):F0003-F0003
(1)内蒙古伊敏河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87年)(2)沈阳北部勾连屯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2年)(3)东北制药总厂万tVc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3年)  相似文献   
32.
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共发现16种植物,分属5科,16属,以草本植物为主。排土地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较低。随着恢复类型、恢复时间的不同,土壤种子库的种类、密度各不相同。选择正确的恢复措施.有利于土壤种子库自我更新能力的增加和排土场生态系统稳定,对排土场的土地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煤矿的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大量剥离物形成的排土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生态恢复作为一项有效的采矿废弃地治理措施,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对于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露天矿排土场对环境的影响和排土场复垦治理技术,研究了某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现状、复垦方式与效果,提出了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随着露天煤矿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从开采设备的选取、合理运输系统确定、数字矿山的建立、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露天煤矿环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矿山企业走上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胜利一号露天矿为例,在主要噪声源强以及厂界和周边敏感目标的噪声级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煤矿开发后声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1)煤矿四厂界环境噪声昼间和夜间均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噪声源中采掘场噪声较大,铁路装车站、铁路专用线以及破碎车间、机修车间、变电所、排水泵站、锅炉房等机修设备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值相对较小。(2)随着煤矿开采量和开采面积的增加,露天煤矿采掘场噪声污染、厂界噪声和周边敏感点噪声会不断加大。而且,采掘场最大噪声级出现的方向也会随着开采方向的推进而变化。(3)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矿原环评结论较可靠,但预测结果相对偏低,偏低幅度昼间在5.2%-10.7%,夜间在2.4%-13.1%。(4)现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矿噪声污染不太明显,目前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6.
林静 《劳动保护》2012,(4):14-16
王天明,瘦瘦高高的个子,斯文秀气的外表,看不出这是一个与煤矿打了18年交道的煤矿安全监察员,只有从他不到40岁就秃顶的亮脑门上,才能透析出这个行业所独有的辛苦与艰难.宁夏煤监局银北监察分局安全监察员,一个平凡的岗位,王天明却在日复一日的监察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  相似文献   
37.
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剖面各土层溶解性有机质(DOM)组分含量影响巨大.该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锡林浩特露天煤矿1~7年排土场土壤剖面(0~100 cm)DOM荧光和吸光特征深入分析,解析排土场生态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DOM组分及来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各土层w(DOC)在102.70~475.80 mg/kg之间,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29.97%~60.39%)最高,类腐殖酸组分占比(16.09%~44.27%)次之.土壤剖面DOM主要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芳香性、腐殖化程度较低,且随排土场年限增加,各土层DOM紫外吸光组分芳香环中羰基、羧基、羟基、酯类含量增加,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先降后增,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先增后降,类富里酸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②随土壤深度增加,DOM含量呈上升趋势,DOM自生源特征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次表层(20~40 cm)出现明显波峰.随排土场年限增加,深层土壤DOM荧光组分中蛋白质类组分占比呈下降趋势,类富里酸组合占比垂向变化较小,类腐殖酸组分占比呈增加趋势.随着地表植被由无到有,DOM自生源特征降低,腐殖化程度增强.③排土场土壤剖面pH可作为评估DOM腐殖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总氮(TN)含量可作为指示DOM分子量重要指标.研究显示,不同年限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剖面DOM荧光和吸光特征能够作为露天煤矿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8.
谈露天煤矿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智  孙喜才 《安全》2010,31(11):26-28
"安全为天、安全为本"是生产、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无论从事何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安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处处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相似文献   
39.
为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露天煤矿边坡地温变化,揭示多年冻土分布规律,指导寒区露天矿安全生产,以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2011—2014年地温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的统计与拟合,依据传热学理论建立研究区多年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并利用邻区露天矿冻土地温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露天矿边坡季节活动层厚度普遍在5.75~6.59 m,多年冻土下限在63.85~64.35 m,地温年变化深度在11.65~12.25 m;采矿揭露后,边坡表层原生多年冻土演化为3.85~5.65 m季节活动层;坡面季节活动层厚度较原生季节活动层厚度略薄,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递增,其厚度逐渐接近原生厚度;冻土地温变化曲线与简谐波波形线接近。本文所提出的冻土地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边坡地温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0.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综合采矿学、地貌学、农学、林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理论,研制开发了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土地复垦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及用户接口五个模块组成,它探讨了数十平方公里大型露天煤矿进行地貌重塑、土体再造、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科学化、规范化和模式化实现途径,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