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墨极板电氧化法处理靛蓝染料废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惰性材料石墨为阳极的电氧化法处理靛蓝染料废水。研究了进水浓度、不同电解质的作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COD去除率大于90%、色度去除率大于95%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2.
以靛蓝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稀土元素Pr辅助的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制备了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Fe2-xPrxO3,考察了催化剂中n(Pr)∶n(Fe)、催化剂加入量、初始靛蓝质量浓度、H2O2加入量、废水pH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r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类Fenton反应的效率,废水脱色率得到显著提高;在n(Pr)∶n(Fe)=1∶5、初始靛蓝质量浓度为30 mg/L、催化剂加入量为500 mg/L、H2O2加入量为40 mL/L、废水pH为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50 min时废水脱色率达到92.78%。  相似文献   
23.
分别采用水解酸化/好氧MBBR/BAF和水解酸化/好氧MBBR/臭氧氧化/BAF 2种组合工艺对实际靛蓝废水进行处理规模为24 m3/d的中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初始浓度为2 100 mg/L、平均色度为90倍、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时,前一种组合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3.27%和89.87%;而后一种组合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7.96%和100%,工艺中臭氧氧化单元可使处理后出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降低。表明水解酸化/好氧MBBR/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处理靛蓝废水更为有效,但增加臭氧氧化单元会使每吨废水处理成本增加0.55元。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水热法制得磁性Fe_3O_4,利用巯基乙酸(TGA)修饰Fe_3O_4(Fe_3O_4-SH),戊二醛(GLA)为交联剂使壳聚糖(CS)与Fe_3O_4-SH进行化学交联,制备磁性壳聚糖(Fe_3O_4-SH/CS)。以靛蓝胭脂红为吸附对象,研究接触时间、pH值、温度及染料初始浓度对Fe_3O_4-SH/CS吸附靛蓝胭脂红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3,Fe_3O_4-SH/CS对靛蓝胭脂红溶液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531 mg/g。等温吸附数据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良好,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e_3O_4-SH/CS对靛蓝胭脂红水溶液具有很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5.
文章研究了从牛仔布染色废水中回收靛蓝染料的方法。取自常州某印染厂的染色废水中,其靛蓝含量为249.6mg/L。经预处理-晶体再析-膜回收处理工艺,成功的回收了废水中的靛蓝染料。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统计废水中的纤维和颗粒大小,选用聚丙烯无纺布PP25预处理,过滤除去废水中的纤维及大颗粒杂质;然后加酸调节pH值至6,鼓空气氧化30min,将隐色体靛蓝氧化为氧化态的固体靛蓝析出,后调pH至4,有效削弱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实现靛蓝晶体再析,同时破坏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减轻后续分离过程中对膜的污染;处理过后的靛蓝染色废水经PE微滤膜过滤,靛蓝染料可全部截留。膜孔径0.2μm,所得靛蓝含量达50.17%,出水在660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02,色度、浊度分别降低99.2%和99.5%,COD去除率达80.6%。该工艺回收靛蓝染料的同时,废水水质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减轻了废水的后处理负担。  相似文献   
26.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由2株产低效絮凝剂产生菌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复合1.实验表明,复合1能在啤酒废水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并产生絮凝活性为96.8%的MBF.该MBF中含多糖和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它能有效去除靛蓝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两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9.2%和87.6%.考察了该MBF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靛蓝印染废水的絮凝过程,并得出了其去除COD和脱色的经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7.
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溴酸钾法标定靛蓝二磺酸钠(IDS)纯度的方法。用标定后的IDS配制的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测定大气中O-3的浓度与紫外光度法和改进的中性碘化钾法结果一致。标定的相对偏差小于0.5%(n=9)  相似文献   
28.
载银TiO2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是采用负载金属银对TiO2改性后得到了载银TiO2,利用不同反应时间的胭脂红降解率反映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结果表明,载银TiO2比TiO2的催化反应速率提高了3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含银量和催化剂最佳投加量,并讨论了载银TiO2的催化机理,提出了制取载银TiO2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探索吲哚类废水的资源化处置效果,考察了苯酚降解菌对吲哚及甲基吲哚的生物转化行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苯酚降解菌,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菌株休眠细胞对吲哚及甲基吲哚进行生物转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转化产物,并结合响应曲面法对吲哚转化合成靛蓝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株苯酚降解菌YC为Pseudomonas菌属;菌株YC的休眠细胞可对吲哚、5-甲基吲哚、6-甲基吲哚、7-甲基吲哚进行生物转化,生成靛蓝及甲基取代靛蓝。菌株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最适条件为:生物量OD_(660) 2.50,吲哚50.00 mg·L~(-1),反应体系pH 8.00,在此条件下,靛蓝产量可达到29.78 mg·L~(-1)。综合上述结果,苯酚降解菌Pseudomonas sp. YC能较好地转化吲哚及甲基吲哚合成靛蓝类色素,在吲哚类废水生物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Fenton强化微电解工艺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作用下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行为,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微电解-Fenton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铁炭质量比为2∶1,pH值为3的条件下反应90 min,铁炭微电解出水COD的去除率在49.20%,色度去除率达到80%,BOD5/COD值由0.248上升至0.436,可生化性提高;微电解出水在pH值为5,H2O2投加量为0.3%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84.1%,色度去除率达90%,BOD5/COD值上升至0.525;铁炭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COD的总去除率为8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