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556篇
安全科学   798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1425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交通环保》2004,25(5):32-32
据报道,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一项国际合作计划,从2004年秋季开始,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将联手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回收从煤矿及地下逸出的甲烷,然后将其作为燃料推广使用。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减少排放甲烷5000万t的目标,从而对保护大气环境,防止地  相似文献   
72.
固体废物填埋场甲烷气生成与减少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范平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6):34-36,39
填埋场为甲烷菌产生甲烷提供了厌氧条件和富有机质的环境。有资料表明,全球填埋场甲烷释放量估计值为9×10~6~70×10~6t/a。据研究表明,受湿度、温度、pH和营养成分诸多变量的影响,填埋废物的最大甲烷产量约为0.06~0.13m~3/kg(干重)。在一定区域,甲烷年产生速率变化可以超过一个数量级。填埋场甲烷的归宿有3个:被覆盖土中的甲烷氧化菌氧化为CO_2后释放;通过填埋场覆盖上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燃烧利用而产生CO_2。因此,有必要采取减少CH_4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导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次粉末压片制样同时测定Na. Mg. Al. Si.P. S. K. Ca.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Rb. Sr. Y. Zr. Nb. Ba. Hf. Pb. Th. U等27项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基体效应学校正模式,首次引入了非荧光分析的物质(筒称NFAM)的新概念;并计算了理论α系数,使理论α系数在粉末压片法x射线荧光分析中获得了应用。本方法测定的对象可以是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地质样品。  相似文献   
74.
75.
于玲  范天钧 《环境科技》1989,2(2):32-35,10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我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可以帮助判断烟尘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而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76.
安显金  李维 《地球与环境》2019,47(5):707-716
土壤有机碳是控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及其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硬碳类吸附剂是土壤有机碳中的重要部分,土壤中软碳类物质和硬碳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将溶解有机质胡敏酸,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其转变为非溶解态,研究其对土壤碳质吸附剂(胡敏素和黑碳)吸附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溶解态胡敏酸会显著降低土壤硬碳类物质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能力,解吸滞后性增加,作者认为非溶解态胡敏酸的添加会覆盖土壤硬碳类物质的表面吸附位点和填充吸附多环芳烃的孔隙,造成硬碳类有机质中的多环芳烃解吸能力下降,滞后性增强。研究还发现硬碳类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和解吸能力的变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7.
浅论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从单纯依靠污染防治进入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本文主要说明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产生的背景、非污染生态影响的概念和特点,评价的方法以及实行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IntroductionThereisanever increasingquantityofkitchenwasteswiththeincreasingpopulationandlivingconditionsinChina .Kitchenwasteshaveahighproportionof 5 0 %— 70 %amongmunicipalsolidwastes.TakingthecityofShanghaiforexample,thegenerationofkitchenwastesamount…  相似文献   
79.
甲烷的转化在化工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战略意义,近年来涌现的氧化偶联制烯烃等多种新型化工工艺涉及高温条件的甲烷-纯氧等体系的混合与反应过程,明确甲烷高温自燃诱导与爆炸规律是实现工艺安全设计与运行的前提,然而相关研究与基础数据仍较为欠缺。通过利用基于快速压缩装置的高温高压燃爆测试系统开展甲烷-纯氧等典型混合体系的自燃诱导过程研究,同时基于GRI-Mech 3.0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加及氧气含量的下降,混合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均缩短;燃料气中加入乙烷或氢气则会大幅缩短自燃诱导过程。对于多个工艺过程中涉及的低氧含量体系率先开展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当量比及温度条件下的典型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同时考察了惰性气的加入对于自燃诱导过程的延长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甲烷自燃诱导机理,同时指导高温条件的甲烷转化工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与爆炸防控。  相似文献   
80.
于2002年1~7月份在抚顺市区四个点位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可吸入颗粒物组分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即采暖期PM10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高于非采暖期,工业区PM10样品中的Fe、Zn、Pb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点位,反映了其工业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