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784篇
安全科学   236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1484篇
基础理论   213篇
污染及防治   31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18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蛋白条带,且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定性表明蛋白种类及含量的增加.定量测定也表明,胞外蛋白分泌量随颗粒污泥的形成逐渐从49.4 mg·g-1增至148.3 mg·g-1,多糖则无明显变化,蛋白/多糖值也从2.3逐渐增至4.9.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比种泥约增加1倍,疏水性的变化与蛋白/多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测得种泥与颗粒污泥表面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28.5 mV和-13.2 mV,颗粒污泥表面的电负性明显降低.由蛋白质自身特性,可推测其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2.
高景峰 《环境科学》2007,28(6):1245-1251
利用3个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命名为R1、R2、R3)和1个间歇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tor,SBAR,命名为R4),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系统考察改变沉淀时间的方式及器壁生物膜对快速启动硝化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R1、R2、R4的沉淀时间骤降为2、4、2 min,由于一次性施加的沉速选择压过强,造成污泥大量流失,反应器崩溃,而后反应器器壁不断长出生物膜,混合液和出水中出现大量絮状、棒状、颗粒状污泥,经过35~40 d的培养,出水NH+4-N小于1 mg/L,这主要是器壁生物膜的作用.反应器中的松软颗粒状污泥并非AGS,但它和AGS周围都有大量的轮虫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这表明生物膜和AGS同源.根据污泥沉淀的实际情况,逐步降低R3反应器的沉淀时间为8、6、5、4 min,当沉速达到10 cm/min时,污泥开始颗粒化;沉速达到12 cm/min时,污泥颗粒化基本完成,共经历了33 d.AGS与絮状污泥长期共存,以0.3 mm为界,两者质量比约为2∶1,AGS平均粒径在0.5 mm左右, NH+4-N降解速率是污泥未颗粒化之前的5倍.  相似文献   
993.
台州湾近海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及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锦花 《环境化学》2007,26(4):551-552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愈来愈多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排放到海洋环境中, 通过食物链富集, 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台州湾入海口有台州最大的油轮码头,船只往来频繁,船只燃料泄漏等可能是PAHs污染的来源之一. 同时, 台州湾地区养殖业发达,水体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品质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相似文献   
995.
高浓度Vc生产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善全  张胜  李晓娜  竺建荣 《环境科学》2007,28(10):2243-2248
采用高浓度难降解的Vc生产废水可以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转化母液反应器中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为0.2~1 mm,平均沉降速度为31.2 m·h-1;精制或提取母液反应器中污泥部分颗粒化,得到的颗粒粒径为0.5~2.5 mm,平均沉降速度为26.3 m·h-1.由于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系统表现出良好的运行性能,在进水COD 1 000~1 500 mg·L-1时去除率达到80%左右.如果反应器进水中补充加入一定浓度的易降解有机物,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并能缩短启动时间.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进水反应器中的生物相发现,好氧颗粒污泥中出现的原后生动物种类及生物相丰富程度不仅与反应器运行状态有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反应器中的进水水质.实验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污泥复活、污泥驯化和污泥颗粒化3个阶段.在运行控制过程中通过将沉降时间作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一个关键控制参数,它既可以去除反应器中沉降性差的污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调节反应器中的运行负荷,从而促进反应器中好氧污泥快速实现颗粒化.  相似文献   
996.
<正>厨房是污垢最喜欢藏身的地方,厨房卫生没弄好不但看着让人添堵,更会带来健康问题!想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麻烦,以下这些省时省力的小技巧你听说了么?一、杯子里面的污渍去不掉?简单!一点牙膏就能轻松去除!因为牙膏里的细微颗粒能够帮助摩擦污垢。二、下水道的异味不知怎么去除?首先将柚子皮剥下来,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捞出柚子皮,趁热将水缓缓倒入下水道  相似文献   
997.
998.
提出了一种推流式一体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强化启动策略.第1步,在推流式反应器内接种活性污泥并投加固定生物膜填料,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和曝气量并控制溶解氧在0.2mg/L以下,自养脱氮反应器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总无机氮去除负荷达1.7kgN/(m3·d).运行期间生物膜逐渐生长、成熟并出现脱落,同时悬浮污泥出现红色颗粒.第2步,填料填充比从20%降低至0,系统的总无机氮去除负荷短暂下降至0.85kgN/(m3·d),平均污泥粒径从270μm降低至163μm.但系统脱氮负荷随着曝气量的增加可迅速恢复,且平均污泥粒径逐渐增加至195μm.结果表明,推流式反应器中悬浮絮体污泥与颗粒污泥可稳定存在,且悬浮污泥系统的脱氮负荷可达1.5kgN/(m3·d),与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相当.本研究为推流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分别用三种理论模型对颗粒层过滤除尘器的效率公式进行了推导并与常用颗粒层交率公式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个新公式都比常用公式有效,尤其是第一个理论公式更接近于实验结果,完全可以取代常用颗粒层过滤效率公式。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逆流式颗粒层除尘器的介绍,说明它具有设备维护简单、除尘率高、阻力小、无堵塞筛网孔的危险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