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6篇
  免费   844篇
  国内免费   2282篇
安全科学   548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407篇
综合类   5367篇
基础理论   987篇
污染及防治   449篇
评价与监测   616篇
社会与环境   285篇
灾害及防治   285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碳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原来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方法[1 ] 进行改进 ,将差减法间接测定元素碳改为一步直接测定元素碳。有机碳、元素碳的测量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 0 35 %、0 34% ,提高了元素碳的测量精度 ,同时避免了误差传递 ,解决了差减法测定元素碳时出现负值的情况。  相似文献   
92.
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细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美国EPA已经于1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为0.015mg/m3,日均值为0.065mg/m3,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制定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组分主要可分成自然来源及燃煤或燃油等人为污染来源两大类,特别是来自工业性和居住区燃煤及汽车燃油尾气.空气细颗粒物污染表现为形态各异、成分复杂等特征.细颗粒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较为广泛的损害.细颗粒物与心肺疾病密切相关,如增加入院率、急诊次数、呼吸疾病及症状增加、肺功能下降,甚至于过早死亡.简要概述了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识别和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环境空气污染源标识物的确定和多环芳烃降解行为,利用CMB受体模型进行拟合计算,确定多环芳烃污染源贡献率,并在比较多环芳烃实测值和CMB受体模型计算值的基础上,得出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结果,确定机动车污染源是济南市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贡献源。  相似文献   
94.
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004年10月份在北京市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并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6类: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生物质燃烧尘和燃油尘。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各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占36.57%、土壤风沙尘占16.07%、二次粒子尘占12.33%、工业粉尘占10.29%、生物质燃烧尘占6.07%、燃油尘占3.84%、其它占14.84%。其中建筑水泥/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在缺少源成分谱时可以用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95.
气相和颗粒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采样与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邻苯二甲酸酯的性质及其在环境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样品采集技术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侧重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净化、采样效率和采样与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6.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淮阴市城区内大气污染源调查及不同高度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监测研究,分析了淮阴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基本趋势。结果表明,市区大气污染与污染源分布及源强呈一定相关性,近地面的大气环境质量劣于高空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受大气稳定度影响。  相似文献   
98.
兰州地区大气溶血菌的污染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地区采集761份样品中、分离出297株溶血菌,分为9个属。其菌数分布,以省建职工医院,街心花园和兰医二院较高,甘肃农业学林较低;春,冬较高,夏,秋较低;一年内3,4和元月分较高,7,8月份较低,一日内20时,8时和10时较高,凌晨4时,2时和深夜6时及下年16时较低,不同高度溶血菌的变化,以24m处为最高,12m处为最低。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仪征化纤厂热电厂现有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周围地区二氧化硫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的调查及浓度的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该厂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周围地区的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0.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