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257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521.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退休已经十多年了,住在北京通州区一个小区的平房里.周围高楼不少,他的平房显得矮小而结实.走在路上,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把他当成教授:坐在庙堂里,他那一身多年不变的老农民式的打扮,某些人觉得奇异.  相似文献   
522.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分调节、水土保持、初级生产、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保护)和社会经济价值(如牧业生产、牧民生计维持、牧区文化传承等)。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恢复是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根本基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草原主体功能从生产转向生态,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凸显。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对标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总体战略,聚焦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理念,提出基于地理分异和功能特征的草原分区方案,是推进草原资源高质量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利用文献调研、专家问卷调查和会议咨询等方法,构建以“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绿色发展”为主导思想的中国草原分区体系,提出生态地理单元分异原则、主体功能优先原则、产业布局协调性原则、历史传统相结合原则、行政边界完整性原则,提出了区、亚区和小区三级分区体系的主要指标、命名方式、功能判定及产业布局的厘定方法,将全国草原分为5个区(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47个亚区、2899个小区,并给出了不同分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及产业发展方向。分区结果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和时代性,可以为新时代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23.
研究草原煤矿区周围土壤汞的含量水平、分布规律,并浅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择煤炭资源丰富、并将大力建设坑口电厂的内蒙古某煤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此矿区坑口电厂为中心,对其周围土壤p H值(电极法)、有机质(光度法)、土壤质地、黏粒含量、汞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均偏碱性,研究中心附近大部分土壤中汞含量已超出土壤汞背景值,汞含量随距电厂距离的增大而降低,且受p H值(显著正相关,r=0.413,P<0.05)、距离(显著负相关,r=-0.834,P<0.01)、主导风向影响显著,受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黏粒含量影响不大。有些性状相近的土壤,汞含量差异却很大,说明研究区汞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24.
针对辽西丘陵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实际,探讨辽西地区草原沙化综合治理措施,恢复辽西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5.
为明确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对多种限制性养分添加的响应,分析土壤中速效养分与全量养分相关关系,以及土壤全量和速效化学计量特征的指示作用,阐明养分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动态平衡关系的影响.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开始进行氮(N)和磷(P)养分添加控制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CK)、N添加、P添加和NP共同添加这4个处理.结果表明:(1)养分添加第4年,土壤N含量显著增加;N添加显著增加土壤N∶P, P添加和NP共同添加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养分添加第3年和第4年,N添加显著提高土壤速效N∶P(AN∶AP);N添加和NP共同添加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而降低土壤速效C∶N(C∶AN);P添加和NP共同添加显著增加土壤全磷(TP)和速效磷(AP)含量,而降低土壤全量和速效N∶P、C∶P.(2)N添加和P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NH+4-N、AP含量和土壤速效C∶N、AN∶AP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26.
李朝全 《绿叶》2013,(7):95-102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不但地域广阔、畜牧业发达、盛产水果,新疆的高山草原深处,还隐藏着水草茂密的草甸沼泽和神奇的湖泊,翡翠般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就在这里,它是个水鸟的天堂、天鹅的家乡。2012年国庆长假,我携热恋中的姑娘,踏上了去新疆的旅程。我们的车沿着天山南缘的公路先是向北,约1小时到达一个叫巴伦台镇的地方,然后开始向西。天山冰冷,堆积着砂砾,几乎寸草不生。秋天的阳光从山顶上照射下来,  相似文献   
527.
王勇 《绿叶》2013,(8):52-57
当下的草原上,尽管"栏内青草栏外沙"的情形随处可见,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草场承包制度下的铁丝围栏草场建设必然造成了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实际上,在草场承包之前,甚至在早期的历史上,草原上亦有着"栏内青草栏外荒"的情形。与以前受成本制约的、简易围栏时代的"围小放大"相比,作为"栏外沙"的"牧道"这一"公地",其绝对面积要比过去作为"栏外荒"的"公地"要小得多,"公地悲剧"的程度因而也愈小,从而也就意味着愈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也即,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草场建设本身对草原生态的影向其实并不显著,有些证据甚至印证了围栏草场之于草原生态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528.
"红军草地"的生态噩梦——若尔盖草地变迁7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红军所过的若尔盖草地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一片片沙化的伤疤在绿色中蔓延.几十年来.沼泽已经难觅踪迹,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草原沙化面积已达眼15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且还在以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29.
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土壤CO2的释放量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分析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下土壤CO2的释放量大小表明,在植物生长季的5~9月,土壤CO2释放量大小排序为:金露梅灌丛草甸(1871.40g/m2)>矮嵩草草甸(1769.63g/m2)>退化金露梅灌丛草甸(1495.60g/m2)>退化矮嵩草草甸(1191.26g/m2);而在植物非生长季的10月到翌年4月,其土壤CO2释放量大小与植物生长季略有差异,表现出矮嵩草草甸(661.46g/m2)>金露梅灌丛草甸(550.90g/m2)>退化矮嵩草草甸(502.50g/m2)>退化金露梅灌丛草甸(384.50g/m2)的特点;全年内表现为矮嵩草草甸(2431.09g/m2)>金露梅灌丛草甸(2422.30g/m2)>退化金露梅灌丛草甸(1880.10g/m2)>退化矮嵩草草甸(1694.06g/m2).高寒草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土壤CO2释放数量的差异及季节变化,不仅与各利用格局的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有关,而且与气象条件(特别是温度)及其土壤冬季冻结期长短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530.
半干旱草原地-气温室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介绍采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测定低交换速率的半干旱草原地 -气间温室气体交换速率的采样分析系统的配置及操作 .将静态采样箱置于采样点 ,用 50 cm3或 100 cm3的塑料注射器现场取样 ,转存于气袋中并送到实验室分析 .用改进了的进样系统并装有 FID和 ECD的气相色谱仪 ( GC)分析其中的 CH4、CO2 和 N2O浓度 ,计算出地 -气痕量温室气体的交换速率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草甸草原 N2O、CO2 和 CH4交换速率日变化规律实测结果分析表明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