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93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857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204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61.
962.
为探究水电站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及肥力的变化,以向家坝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和框格梁3种典型边坡下优势物种荩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样地的养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框格梁样地;植被混凝土、框格梁样地下土壤养分含量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以有机碳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而厚层基材样地则表现为土壤全量养分在根际土壤中存在亏缺;(2)植被混凝土和框格梁修复模式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为根际土壤较高,MBC/MBN、MBC/MBP表现为非根际土壤较高,3种样地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性显著(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有机碳和全氮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微生物量磷与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综合评价十数年后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扰动区人工修复土壤技术,植被混凝土和厚层基材修复措施对该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累积作用较好,框格梁样地的植物生长发育受到磷素营养的限制较大。  相似文献   
963.
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模式下运行的SBR,考察不同溶解氧(DO)浓度(1.0、0.5、0.1 mg·L~(-1))对同步侧流磷回收的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主流系统除磷及侧流磷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阶段主流系统对COD、NH_4~+-N及TN的去除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中TN因出水NO_3~--N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故TN去除率升高。DO为1.0 mg·L~(-1)和0.5 mg·L~(-1)时对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9.0%和95.4%,主流系统出水磷达标率分别为96.0%和84.0%。而当DO浓度过低(0.1 mg·L~(-1))时,硝化与吸磷对有限电子受体的竞争及吸磷时间不足导致反应结束时系统内平均磷残留量达1.02 mg·L~(-1),除磷率降至87.2%。鉴于侧流磷回收是对主流系统的磷剥夺,会影响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继而厌氧阶段释磷量因侧流提取降低。与此同时,DO为1.0 mg·L~(-1)时,侧流磷回收率较其余2个工况高,且此工况下主流系统的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能力均最高,考虑到主流工艺的可靠运行及出水稳定性,认为DO=1.0 mg·L~(-1)为最优工况。  相似文献   
964.
红壤坡面细沟横断面形态及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沟是坡面侵蚀泥沙和养分流失的重要方式及输移通道,研究红壤坡面细沟形态和水流动力学特性对深入认识红壤坡面侵蚀规律和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第四纪粘土发育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放水冲刷相结合的室内试验,初步探讨了红壤坡面细沟横断面形态特征及其水动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沟横断面主要呈“V形”和“U形”,少数横断面侧壁呈向左或向右凹陷形态。细沟横断面宽深比在0.93~3.52,形态指数在0.30~0.60,且对同一细沟而言上坡位宽深比基本大于下坡位,而形态指数随坡长无明显变化。不同坡位的细沟流平均流速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雷诺数和弗洛德数随坡长变化规律与流速基本一致。此外,细沟流平均流速和雷诺数仅与单宽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细沟流从上坡至下坡的流速和雷诺数增幅则分别与雨强和横断面宽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壤坡面细沟侵蚀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5.
牛建刚  刘威亨 《灾害学》2020,(4):147-150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酸性物质大量排放到大气中,酸雨区逐渐扩大,酸雨酸性也逐渐增强。此外,酸雨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较大的危害,处于酸雨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大幅下降。该文分别综述了不同酸性侵蚀介质、不同pH值溶液、不同混凝土水胶比和不同矿物掺合料、酸雨与多因素耦合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混凝土预防酸雨的措施,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6.
姚伟  韦巍 《环境工程学报》2012,6(2):561-565
为了进一步提高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降低能耗,对粉尘比电阻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依据粉尘比电阻值定义,建立了收尘极板上粉尘层压降模型,提出了利用压降模型和伏安拟合特性曲线数学表征式来在线测算真实工况下粉尘层比电阻的实现方法。以480C型阳极板、RS芒刺阴极线极配形式进行了模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测算所得的比电阻数值与实际值相符。最后对现有电除尘控制系统中基于比电阻值的反馈控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67.
不同工况条件对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DO、TCOD/TN和污泥回流比对氧化沟单沟内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HRT、污泥回流比、TCOD/TN比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HRT、污泥回流比、DO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TP的去除率随着TCOD/TN比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HRT、DO和TCOD/TN比的工况下,氧化沟系统对TN的去除率随着回流比的增加而提高,而对TP的去除率随着回流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68.
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治理设施维保难落实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油站在线监控模块的设计思路。对加油站的跟踪测试表明,应用汽油枪气液比在线监控数据,有助于及时判定故障和报修,降低油气回收设备的维护成本;应用油罐压力在线监控数据,可以有效反映卸油时的油气泄漏情况,便于对卸油全过程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969.
三峡水域氮磷污染对水华暴发/消涨行为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信安  湛敏  罗彦凤  郭圣文 《环境科学》2006,27(8):1554-1559
藻类生长/消退与藻类对氮、磷的吸收比率ω1ω2相关,ωi正/负增长分别对应藻类生长时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的加速阶段和藻类分解时向水体释放氮磷的消退阶段,在特定磷氮比(P/N)范围出现ω1ω2同时突变有可能从理论上解释水华的暴发/消退.根据三峡流域实测数据和藻类吸收氮磷的关联函数,在三维空间表征了随氮磷浓度协同作用导致的ω1ω2在特定P/N区域同时突变所揭示出的水华暴发/消退现象,从而直观、合理地解释了:①适当的P/N范围才可能暴发水华;②如果P/N区间同时满足ω1ω2正向急剧增长的要求,藻类疯长,而ω1ω2同时朝负值方向急剧降低,水华消退;③水华暴发/消退的速率为同一数量级,且水华暴发/消退在氮、磷浓度达到某一敏感范围时将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振荡.这些性态可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水华暴发/消退时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对长江下游地区南京、苏州、常州、徐州、泰州、盐城、扬州、无锡、镇江、张家港、连云港、启东、常熟、江阴、宿迁等15个城市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粉土、粉细砂和粗砂等七类新近沉积土共计275个原装土样历时3年的自振柱试验研究,给出了长江下游地区七类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比 G/Gmax和阻尼比λ与剪应变幅值γ变化的平均曲线的拟合曲线、包络线及其参数的推荐值。由于未见报道其他研究者对长江下游地区新近沉积土动力参数的系统研究,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加深对该长江下游地区各类新近沉积土动力特性的认识,并对该地区各类工程建设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且有利于推动长江下游地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