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以大区域进行规划的经济发展思路出发,提出公路建设区划的概念和公路建设区划理论基础,并建立西部公路网合理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指标进行降维,避免了多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及信息重叠性的不足,并对西部地区的公路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利用降维后新的互不相关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体系替代原先存在较多的信息重叠及相关关系的评价指标,对西部各省区的公路发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用于西部地区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确定。该方法不但能够使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所得结论具有客观、可信、较有说服力,使西部地区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2.
人口膨胀、耕地减少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两大难题。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是缓解人、地矛盾和满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方针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常熟市开展建区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运用农业生态平衡观点和方法,从农田-食物-人口这一基本环节入手,研究开展建区工作。认为建区工作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必要手段,也是一个通过人们智慧和劳动可以支配、调控的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文章着重提出了在建区工作中应遵循的七大特性与相关原则,以及农田保护的八不准措施和实施保护后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对基本农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梳理,对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总结,思考结合"多规合一"编制,从新的角度探索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以"三线三区"管控体系建立与划定为基础,对基本农田图斑的分布空间做出制约,协调现有基本农田与"三线三区"的关系,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科学划定基本农田。理顺了基本农田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减少了土地使用管理的冲突。  相似文献   
44.
珠海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珠海市基本农田规划区的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主要研究土壤p H值以及土壤中铜、锌、铅、镉、铬、镍、汞、砷八种重金属污染情况,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进行质量评价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估。进而获得珠海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基本状况,并为往后的土壤修复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有7%的土壤处于中污染状态,53%的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珠海市基本农田规划区土壤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5.
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基本农田及其保护区域的概念,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农田环境污染现状。有关数据表明,基本农田的环境问题是严峻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提出了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以及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基本农田划定中的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稳定的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对基本农田的研究多偏重耕地自然质量条件评价方面,而对耕地立地条件研究较少,基本农田被频繁调整,稳定性差.论文以东港市为研究区域,在保障耕地自然条件良好,均一的基础上,从耕地立地条件角度探讨基本农田划定问题,由耕地区位条件因素和耕作便利条件因素构建耕地立地条件评价体系,采用指数衰减法等计算立地条件因素影响作用分值,利用相关性分析等数学模型分析立地条件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影响风险范围以及稳定区域,并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立地条件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影响较大;2)区位因素对基本农田划定存在一定距离的负向型影响,该距离内被占用风险较大,风险距离外区位因素影响为正向型,并呈同心圆状逐级衰减;3)辽宁省东港市立地条件评价结果分4个等级,其中1,2,3级耕地立地条件较优,面积为89 95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6.3%,区位较优,耕作便利,适宜划入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47.
为了实现印染废水的高标准排放,构建了生物吸附/MBBR/混凝沉淀池/硫铁自养反硝化/活性焦组合工艺,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运行研究;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吸附池和MBBR池的HRT分别为1 h和10 h、DO分别为1 mg·L~(-1)和5 mg·L~(-1)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中,COD的去除率达到98%;在最优条件下,组合工艺出水COD、NH4+-N、TP和TN浓度分别为16、0.56、0.32和1.39 mg·L~(-1),污水色度基本完全去除。该组合工艺实现了印染废水的高标准排放,为印染废水处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基于产能核算和空间聚类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17235 hm2,质量指数均大于73分,景观破碎度指数为126,实现基本农田划定的质优、集中。其结果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际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
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日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已有基础上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此举对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既定目标,既面临着建设任务艰巨、资金存在缺口、监管难度较大等困难和挑战,但也具备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如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部署开展了各级土地整治规划、颁布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等。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文章建议通过积极主动的统筹谋划、大胆务实的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这项工作,主要包括:加快编制实施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健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工作机制、创新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机制,以及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50.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城市化稳步发展,但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城市化角度出发,研究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其存在的农业大省与城市扩展中占用耕地矛盾并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且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混乱、土地利用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提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