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484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对黄河宁夏段的经济鱼类的含汞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段河道的汞污染对经济鱼类的影响起来越严重,超标率由32%~38%发展到100%,1988年鲶鱼含汞达2.47mg/kg,超标7.2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湖体水质目标相比,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有超标现象,其余湖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出入湖河流21个控制断面(苏州苏东河越溪桥因河道整治无法采样)中,有14条河流水质符合2005年水质目标类别要求,达标率为70.0%;9条主要人湖河流中有6条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45个环湖河流行政交界断面中,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了抚仙湖富营养化治理思路和综述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入湖河道治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认为复合型湿地工艺较为适应入湖河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游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水体中微量有毒重金属汞、镉、铅、砷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对于控制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形态分布、迁移转化及归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7,(7A):72-72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向新闻界通报,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环保总局自即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  相似文献   
16.
17.
河南省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黄河湿地旅游资源丰富,有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复杂多样的生物景观、丰富的地文景观、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工程园林景观等多种景观类型;但目前存在着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市场营销不够、景点开发质量不高,旅游设备简陋、基础设施落后,景点少、点热面冷,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众多问题;最后从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开发、旅游管理、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环境监测、区域旅游联合、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河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t检验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对黄河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过滤后水样的EC50比未过滤水样的EC50高,但是过滤前后24h-EC50和48h-EC50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过滤前后72h-EC50和96h-EC50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未过滤的水样泥沙含量阻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2)试验过程中水样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颗粒物中吸附的铜再次发生了解吸现象。  相似文献   
19.
黄河山东段水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以来,山东黄河水污染呈加剧之势,超标水在时间分布上快速延长。化学耗氧量、氨氮超标。长平滩区排污已对山东黄河水质构成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of Yellow River 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o-ceramic filter(BF) and 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 were used for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of Yellow River water in this study. The BF only had slight advantage over MBBR for TOC and ammonia removal. However, like UV254,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THMFP in the BF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BBR. UV254 removal did not show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THMFP) removal. Hexachlorocyclohexane could be effectively removed in both BF and MBBR. As for diatom and cyanobateria removal the MBBR ha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BF, which was contrary to the average chlorophyll-a(Chl-a) removal rate. The proposal was made in this study that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sloughed biofilm sh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on algae removal in the MBBR than in the BF. The BF and MBBR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microcystins. Moreover, MBBR could b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