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313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从泥沙研究的角度概述了与河流泥沙有关的灾害及其分类,将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分成侵蚀型泥沙灾害与堆积型泥沙灾害两种情况,讨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包括滩岸坍塌、河道整治工程出险,初步提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的减灾方略。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了宿迁市城市河流——古黄河的水质现状,并对古黄河如何进行综合整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出引运河水补给古黄河的办法,彻底改变古黄河的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53.
1989年以来,泗阳县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黄河故道滩区洪涝沙碱旱的综合治理和滩区三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创立了黄河故道滩区综合开发模式,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益,为黄淮流域季节性沙土河道滩区的治理开发树立了一个典范。本文将扼要介绍模式的提出、建立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4.
黄河河口磷酸盐的缓冲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恒  王红磊 《四川环境》1999,18(3):40-43
河口区,磷酸盐浓度在很宽的盐度范围变化很小,甚至不变,对此提出悬浮物和沉积物对磷有缓冲作用。我们认为解吸吸附反应是其缓冲机制,从而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并加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环境》2003,(10):52-52
  相似文献   
56.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特征,从拼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选出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等8个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数量化指数,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为例,对该区域LandsatTM7图像解译和GIS处理,结合工程设计规划,绘制建设前后区域景观格局图,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各景观指数,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区域有16种景观类型,分别属于6种生态系统,拼块类型多样,景观格局复杂,其中草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接近80%;建成后拼块类型的景观比例、密度、优势度、分离度等都有一定变化;景观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人为干扰强度都相应增加。总体上,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57.
为强加汛期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自治区安监局从今年开始对全区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和坝高大于30米的尾矿库实行汛期挂牌监管制度,时间从5月1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并向社会公告有关尾矿库的安全监管、监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防垮坝、泄漏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8.
都城的选址、建设和迁移发展必须以环境资源为基础。我国古代的国家都城在黄河中游反复迁移,以至最后东迁南迁。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变迁和灾害一直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时期洪涝和干旱灾害,以及气候水文变化资料,结合古都所在地的环境资源条件分析讨论,揭示了黄河中游环境变化和灾害对都城迁移发展的影响。都城在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反复迁移,以及后来的东移开封,和南移到长江下游平原,环境的变迁是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9.
王洛 《环境教育》2007,(7):44-45,46
前不久,太湖和巢湖的蓝藻暴发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水污染的严峻形势。近年来,水污染事件出现了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十大环境事件中有7起是和水相关的,有4起已经威胁到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先是推出区域限批,继而又推出流域限批,可谓措施严厉,也让我们心里生出了很多期待。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来督促引导各级政府来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帮助、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去更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个排污量超过环境容量的问题。当然最终还要靠我们社会各界主动的、积极的去维护我们共有的水环境。希望通过"流域限批"、"区域限批"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60.
随着包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磴口断面污染成为黄河三断面中最高的,因此,磴口断面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另一个控制断面,不宜再做消减断面(出境断面)考核,本文旨在重新确定黄河包头段的出境断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