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利用CASA模型估算黑河流域净第一性生产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陆地生态系统是维系生物圈乃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研究有助于寻找陆地植被从大气中固定碳的数量及影响其时空分布的驱动因子。基于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结合多光谱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模拟干旱半干旱典型区黑河流域1998~2002年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并分析和探讨了上、中、下游NPP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证明CASA模型适用于内陆河流域范围内NPP研究;通过分析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的NPP变化与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和NDVI的相关关系,发现上游山区NPP与热量相关性显著,中游地区由于人工绿洲对水资源的截留用于作物灌溉,NPP相对稳定,下游的NPP受热量和水分因素共同复杂控制。  相似文献   
82.
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与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的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由于产业发展与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相吻合.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目前亟需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本文以黑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及产业结构效益指标体系,对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产业结构效益作了综合评价,并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辨识。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产业结构效益自上游向下游在空间上呈倒“U”型,而生态环境质量与环境产业协调度沿河自上游向下游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都依次降低,说明现阶段黑河流域沿河自上游向下游,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破坏性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利用2007年度黑龙江流域黑河段生态遥感调查数据,结合野外核查结果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4.
黑河下游调水及近期治理生态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前后各项生态指标资料,综合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成功度评价法(SA)、模糊综合评判法(FCA)构建IAHP-SA-FCA模型,评价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对下游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IAHP-SA-FCA模型,既可以发挥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评价法的优点,又可以克服传统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85.
城市水源地对于城市人民的生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黑河水库是西安市重要的饮水水源,黑河水库在过去几年里为西安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西安市黑河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立黑河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从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三方面构建了黑河水资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最后提出完善黑河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CC) near land surface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have been measured at four sites, named Yeniugou (alpine meadow and permafrost), Xishui (mountainous forest), Linze (oasis edge) and Ejina (lower desert), respectively, in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lf hourly CC at night was larger than in daytime, and the daily averaged CC was the largest in winter. The averaged CC of 932 d at the Linze was about 418 ppm, was about 366 ppm in the 762 d at the Ejina. In the same period from September 23 to November 9, 2004, the averaged CC was about 625,334, 436 and 353 ppm, at Yeniugou, Xishui, Linze and Ejina, respectively.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averaged CC and air temperature T was negative, between CC and relative humidity (RH) was positive. The linear CC-atmospheric pressure (A P) relationship was negative at the Linze and Yeniugou, was positive at the Ej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C and global radiation R was exponent, and soil temperature Ts was negative linear,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as complex.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C and wind speed was not existent. Using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together to simulate CC, could give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87.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与治理建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野外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提出治理建议。指出,黑河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适度开发,必要的水利工程和科学的上、中、下游分水方案是治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
以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提出植被生态环境需水短缺价值损失计算方法,并根据黑河中游地区植被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短缺量,估算出黑河中游地区植被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短缺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为28.271亿元.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生态环境需水短缺导致的生态效益价值损失,促进政府和社会对生态需水短缺问题的关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90.
黑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天然绿洲植迅速退化,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本文应用迈阿密模型以及作者提出的修正方法,对黑河流域的生物生产量进行了测算及分布趋势分析,所得结果对黑河流域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水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