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5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为了明确铝阳极与锌阳极在工艺水舱等特殊环境下谁更适合使用。依照NACE TM 0190中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Al-Zn-In-Si阳极与Zn-Al-Cd阳极在高温低氧的高盐度海水中的电化学性能。在55℃低氧海水中,随着溶液盐度升高,铝阳极的电位有所负移,电化学效率急剧下降,腐蚀形貌越发不均匀;锌阳极的电位变化情况近似铝阳极,但电化学效率变化不大,且腐蚀形貌比较均匀。在特殊环境下,从电化学性能来看,锌阳极更适用。并且,不同盐度的溶液中,锌阳极与铝阳极的电位接近,不存在电位极性反转的情况。  相似文献   
292.
封孔工艺对2A12航空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微孔和裂纹进行了填充,是重要的微弧氧化后处理工艺。本文对比研究了封孔工艺对2A12航空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硬度、粗糙度和耐蚀性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使用涂层测厚仪、维氏显微硬度仪、粗糙度检测仪、酸性盐雾箱分别对封孔工艺处理前后膜层的厚度、硬度、粗糙度、耐蚀性进行测试。对2A12航空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进行硅烷封孔工艺处理,其厚度与硬度无明显变化、粗糙度降低,耐蚀性能显著提升,硅烷3次封孔后的膜层经过酸性盐雾试验192 h无腐蚀痕迹,为后期铝合金微弧氧化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3.
通过研究不同尺寸及分布的银粉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确定了导电屏蔽涂料最佳配方,制备了一种高导电、耐腐蚀涂层。采用SEM、EDS、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等分析涂层在空气、水、盐水、中性盐雾、酸性盐雾中表面形貌及性能变化,从而揭示涂层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历500 h试验后,涂层在空气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含水等电解质的环境中腐蚀迅速,并且腐蚀速率具有纯水<水汽<盐水<中性盐雾<酸性盐雾的特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材Al与涂层形成了电偶腐蚀,腐蚀初期表现为起泡,随着腐蚀的加剧,涂层表面布满白色、黄色、褐色的疏松腐蚀产物且漆膜出现脱落,当腐蚀进一步加剧扩大,疏松产物转变为较为致密的产物附着于涂层表面,此外,涂层导电性能会随着腐蚀程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等级的下降。  相似文献   
294.
目前,市场上航空产品清洗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控制剂仅进行过诸如清洗效率、腐蚀性、与非金属材料相容性、贮存稳定性、外观、闭口闪点、pH值、黏度、乳化性等实验室理化性能测试,而较为缺乏真实外界环境试验鉴定考核结果。尤其是对于南海、远海等恶劣环境条件地区,航空产品会遭受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恶劣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未经实际试验而盲目选用不恰当的腐蚀控制方法,易导致航空产品出现“欠保障”或“过保障”问题,带来安全隐患,给机务维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本文以典型航空材料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内市面上几款典型的清洗剂,以清水清洗为对照,对其在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的清洗效果进行试验评价,探索不同清洗剂对民用航空器关键材料腐蚀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5.
为探究超细粉体惰化剂对铝合金抛丸伴生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标准化Hartmann试验装置及自行搭建的试验平台,对不同惰化比(ε)条件下高纯度铝粉尘和铝合金抛丸废弃物粉尘爆炸传播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铝粉尘在不同惰化比条件下的爆炸敏感度、爆炸传播强度以及爆炸火焰传播形态演化等方面特性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高纯度铝粉尘燃烧反应活性高,最小点火能量和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分别是铝合金抛丸废弃物粉尘的6%和53.3%,其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峰值是铝合金抛丸废弃物粉尘的2.1倍。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不宜将高纯度铝粉尘相关爆炸参数作为铝合金抛丸作业现场燃烧爆炸风险评估依据。同时,当惰化比提高到30%时,铝合金抛丸废弃物粉尘的点火敏感性大幅降低,爆炸无法形成有效火焰进而传播,且在爆炸发生后很短时间内便会发生自行熄灭,即使在强点火条件下,也未发生火焰持续传播现象。因此,在铝合金抛丸生产现场采用添加一定量超细Al(OH)3粉体以作为抑爆措施的惰化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