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488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白洋淀北岸部分农田土壤的粒度组成、pH和有机碳含量等指标,对该地区土壤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平均粒度分布大于20μm的占52.73%,主要属于砂壤土。与10年前相比,pH值变化不大;而有机碳含量是10年前的1.26倍。pH随土壤的垂直深度而略有增加,而有机碳含量则随土壤的垂直深度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2.
丙烯酰胺降解细菌的质粒检出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降解丙烯酰胺能力的细菌12株,经鉴定均为不动杆菌属。碱裂解法抽提显示质粒检出率为75%,并在质粒量上有所差异。在实验室条件下,这些菌株中对丙烯酰胺的最大耐受力可达40mg/mL;12株菌株都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氯霉素无抗性;在以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DAW01在30℃,108γ/min旋转式摇床振荡培养6d后,对丙烯酰胺降解能力可达45.01%。  相似文献   
103.
● Medium poly Al salts dominated the PAC residual salts with a rational dosage. ● Settlement flocculation effect under medium poly Al salts showed a better trend. ● Complex of medium poly Al salts and enzymes promoted cell activity. ● Medium poly Al salts were beneficial to the effluent indexes. With the widespread introduction of pre-coagulation prior to the biological unit in various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s, it is noteworthy that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residual coagulants has certains effect on both micro and macro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sludge (AS).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distributions of residual aluminum salts (RA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PAC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ce of medium polymeric RAS, formed under an appropriate PAC dose of 20 mg/L enhanced the hydrophobicity,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performances of AS, as well as the enzymatic activity in cells in the sludge system, improving the main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system. Comparatively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with monomer and dimer / high polymer RAS as the overwhelming parts under an over-dosed PAC concentration of 55 mg/L resulted in excessive secretion of EPS with loose flocs structure and conspicuous inhibition of cellular activity, leading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A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can shed light on the role of the RAS hydrolyzed species distributions, closely relevant to Al dosage, in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A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agulants dosage precise control in the pre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04.
ZrO2-Al2O3 composite oxides and supported Ni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echnique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carbon deposit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is mesoporous composite oxide is shown to be a promising catalyst support. An increase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reforming reaction was resulted from the zirconia addition, especially at 5wt% ZrO2 content. The Ni catalyst supported ZrO2-Al2O3 has a strong resistance to sintering and the carbon deposition in a relatively long-term reaction.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一种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在海洋大气自然环境下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2个月不同阶段涂层的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常规物理性能包括宏观形貌、金相形貌、微观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结果 从宏观形貌看,涂层明度和色差值呈上升趋势,12个月明度增加1.22,色差值增加2.91,颜色向绿色和蓝色发展,失光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失光率为9个月时的34%。涂层附着力和试验时间呈现非线性关系,6个月时,附着力降低了18%,12个月时增大了24%。涂层在2~18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波曲线大体呈“U”形,最低反射率随时间向低频方向偏移。涂层金相形貌、微观性能、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特征总体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1a内,自然海洋大气环境对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试验时间相对较短情况下,海洋大气环境对涂层老化的影响作用尚未充分显示,需要结合更长周期的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6.
以含1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20 NTU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投加聚合铝P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探讨了水力条件对含SDBS废水处理效果及其混凝形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浊度去除,而偏酸性条件下SDBS去除率较高;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水余浊低,表面活性剂去除率较高,絮体大而密实,不易破碎,分维值较高;助凝剂纳米SiO2能进一步改善最优水力条件下PAC的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7.
为探明刺梨果渣生物炭对白菜产量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实现刺梨果渣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个生物炭施用量:0 %(CK)、1 %(T1)、3 %(T2)、5 %(T3)和7 %(T4),研究刺梨果渣生物炭施用对白菜产量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及品质,在5 %生物炭施用量时效果最佳,白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71.51 %、40.14 %、33.65 %、38.08 %、9.03 %、28.85 %和35.38 %;②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在5 %生物炭施用量时效果较好,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41.06 %、134.84 %、157.48 %、140.79 %、341.75 %和627.13 %,有效Fe、Mn、Cu、Zn含量和交换性Ca、Mg含量较CK分别提高37.68 %、61.69 %、400.00 %、4 648.84 %、617.17 %和351.42 %;③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分别较CK处理提高的范围为51.43 %~362.86 %、90.63 %~134.14 %、21.40 %~85.12 %和82.92 %~218.43 %;④冗余分析表明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后,土壤有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等是白菜产量及品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及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将刺梨果渣制备成生物炭可以为刺梨果渣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伪装遮障材料在实用期的老化机理,获悉伪装遮障材料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伪装遮障材料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中的性能变化,得出影响伪装遮障材料老化失效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解释伪装遮障材料的老化机理。结果 获得了在不同自然环境、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下,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伪装遮障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结论 伪装遮障材料在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大,在济南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小。光照是导致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及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老化过程中,主要是材料表面的聚氨酯发生老化、脱落,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伪装遮障材料破坏时,纤维有2种失效形式,一种是纤维脱黏、直接断裂;另一种是纤维脱黏,拔出,或者拔出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109.
广西山地漂白黄壤分布在中、低山地的上部,即海拔1200m以上的山体坡面和山顶部位,成为广西土壤垂直带谱最上层结构的主要土壤类型.在温暖多雨、多云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自然森林植被生长茂密,土壤矿物分解较为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明显的脱硅富铅化与水化过程以及强烈的淋浴侧渗漂洗过程。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具A1-A2-E-B-C或AH-A-E-B-C构型。土壤质地多为重壤土至中粘土,呈强酸性反应。表土阳离子代换量中等,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适于发展林业,特别是发展水源林和水土保持林,它是广西最重要的水源林区。  相似文献   
110.
南昌典型园林树种燃烧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香  赵平  叶清  袁波  邹璐 《火灾科学》2011,20(1):48-55
选择南昌西郊和北郊12个园林树种不同器官理化性状测定分析和燃烧试验,根据各树种的含水率、燃点、热值、粗灰分、粗脂肪、木质素、粗纤维、燃烧时间、火烧强度和生物生态学特性等10个因子,应用DPS聚类分析法,对12个园林树种的燃烧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难燃树种有5个,依次是:乐昌含笑、珊瑚树、大叶黄杨、白玉兰和海桐;较难燃树种有4个,依次是:女贞、山茶、夹竹桃和含笑;易燃树种有3个,依次是:桂花、巴东木连和红花檵木。为南方防火林带的建设提供了目前公认以外的防火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