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8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作用下Fe(III)还原和As(III)氧化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Fe(III)被还原为Fe(II)的同时伴随着As(III)氧化为As(V);S. oneidensis MR-1 在含低浓度As(III)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高浓度培养基上生长被抑制;As(III)通过制约菌体的生长与活性来抑制Fe(III)异化还原.同样,适量浓度的Fe(III)含量对As(III)氧化转化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过高浓度的Fe(III)浓度使得溶液中产生过多的Fe(II),从而对As(III)氧化转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弱碱环境更有利于As(III)氧化转化.  相似文献   
182.
三七及其中药制剂中砷和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传统珍贵草本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关注。详细调查了某市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中As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七药品中主要以As和Pb污染为主,超标率分别为56%和97%,而Cu、Cr、Ni和Zn则均远低于限量标准;三七药品中As和Pb污染可能同时来源于原料和加工炮制过程;三七中As和Pb摄入的人体健康风险(以CDI与PDE的百分比计)最高分别为780%和3294%;Cr和Ni含量虽然远低于限量标准,但其健康风险最高也已达45%和30%。本研究可为三七乃至其他中药制剂的As和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3.
根表铁锰膜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吸收和转运A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铁锰膜形成及其对As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YD6和NK57均在分蘖期形成的铁锰膜量最多,成熟期形成的铁锰膜量最少。水稻根系和茎叶吸收积累As随着水稻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变化较大,As的吸收和积累与铁锰膜形成存在相关性。与分蘖期相比,YD6和NK57成熟期根系As含量分别减少81.6%和62.1%。孕穗期YD6和NK57茎叶As含量分别比分蘖期减少86.4%和65.5%,比成熟期减少87.8%和67.1%。分蘖期水稻根系和茎叶As含量与DCB-Fe或DCB-Mn浓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孕穗期水稻根系和茎叶As含量与DCB-Fe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生育期铁锰膜对水稻植株吸收和转运As的影响不同。两个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As均主要富集和分配在根表铁锰膜中,铁锰膜中As的分配比率达62.9%~84.9%。NK57从根表铁锰膜、根系和茎叶向籽粒转运As的能力比YD6强,籽粒中As含量是YD6的2.1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选育As低积累和低转运的水稻品种,来降低污染地区As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4.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不同价态砷的生物转化与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韩涛  司友斌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396-3402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通过分别向培养基中投加As(Ⅲ)和As(Ⅴ),探讨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不同价态砷的生物转化与甲基化作用.结果表明,S.oneidensis MR-1介导下不同价态砷的生物转化与微生物对砷的耐受和代谢特性有着密切联系,在投加As(Ⅲ)时,由于细胞自身的解毒作用会产生少量的As(Ⅴ),同时在酶的作用下As(Ⅲ)与甲基供体结合生成甲基砷;而在投加As(Ⅴ)时,遵循Challenge机制,先产生一甲基砷后生成二甲基砷.此外,弱酸性环境比碱性更有利于甲基砷的产生;温度30℃时甲基砷的产生量较高,过低或过高的培养温度砷甲基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5.
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原位试验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生育期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高、中、低3个水平下的土壤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土壤各种形态的砷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低污染水平土壤;土壤中砷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以残留态为主,占90%以上,交换态砷所占比例最低,不到0.5%;不同形态砷之间大都显著正相关,但是两种有效性较高的砷形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与有机态砷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表现为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低污染水平土壤,且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6.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基因型水稻(硅突变体和野生型)根系吸收As的动力学特征以及Si对水稻吸收As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型水稻根系对As(III)和As(V)的吸收均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地模拟.外源Si的加入可显著降低水稻根系对As(III)和As(V)的吸收.在20μmol·L-1As处理下,与不加Si处理相比,加1.0mmol·L-1Si处理导致水稻根系吸收As(III)和As(V)分别降低94.1%和92.2%(野生型);74.4%和90.2%(突变体).在100μmol·L-1As处理下,水稻根系吸收As(III)和As(V)则分别降低64.5%和91.2%(野生型);76.1%和90.6%(突变体).  相似文献   
187.
高砷煤矿废水对表层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静  吴攀  韩志伟  张翅鹏  刘宏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2):1440-1444
矿业开发过程对水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而表层岩溶水是喀斯特地区居民的主要水源之一,具有典型的脆弱性. 因此,研究酸性矿山水对岩溶水质的影响尤为重要. 以兴仁县交乐高砷煤矿区为例,从水化学角度研究高砷煤矿废水对矿区周边表层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性矿山排水中ρ(SO42-)和溶解态金属中ρ(Cd),ρ(Cu),ρ(Zn),ρ(Mn)和ρ(Fe)高,pH低;矿山废水主要影响下游溪流地表水及其流经的岩溶管道水体的水质,对当地居民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大;pH沿溪流方向逐渐升高,而水体中主要离子浓度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与酸性矿山排水没有水力联系的周边支流及泉点目前尚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8.
以1个耐低磷和1个低磷敏感水稻为材料,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磷、砷双重胁迫对水稻苗期生物学特性及磷、砷吸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磷水平下,外加砷浓度为小于25 mg/kg时,水稻的生物量、叶宽、株高、SPAD值及磷吸收量均随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砷浓度达到50 mg/kg时开始下降,两个品种表现相同趋势.说明少量砷可以刺激水稻生长,促进磷的吸收,砷用量过多则抑制水稻的生长及磷的吸收.相同砷水平下,水稻生物学性状及磷、砷吸收量随磷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个品种亦表现相同趋势.说明适当施磷肥可以缓解砷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磷、砷具有协同效应,高浓度的磷、砷表现拮抗作用.此外,相同磷、砷水平下,供试耐低磷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相对值较低磷敏感水稻大;但相对磷吸收量(除磷处理为150 mg/kg外)比低磷敏感水稻小,而砷吸收量及其相对值均比低磷敏感水稻多,这可能与二者的磷营养特性及水稻对磷和砷的竞争吸收有关.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189.
The concentrations of Fe, Mn, AI, Zn, Pb, Ni, Cr, and As were measured in soils and leaves from 21 plant species growing on hills near the Beijing Steel Factory(BSF) and 17 plant species in the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BB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s from BSF were Zn contaminated according to the threshold of natural background of China. There was a metal contamination of the soils by Ni,and Cr in BSF comparing with those in BB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in leaves from both sites indicated that, in general, accumulation of metals in the leaves of the same speci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ites. Even within the same locality each species accumulation of metals was significantly variable. The study aimed to screen landscape plants for the capacity to clean-up toxic metals in soils, and developed an overall metal accumulation index(MAI) for leaves and then categorized the MAI that can be applied broadly in the selection of species in polluted areas. To do this, the spectrum of MAI valu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strongly accumulated(SA or grade I), moderately accumulated(MA or grade II), intermediately accumulated( IA or grade III), and weakly accumulated(WA or grade IV).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mental association between Fe, AI, Ni, and As was generally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ampling sites. This may suggest their common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those species containing strong and moderate accumulation in both sites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Vitex negundo,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Ulmus pumila, and Rubia cordifolia. At BSF and other industrial sites with a similar ecosystem, strong and moderate accumulation species include Sophora japonica, Ampelopsis aconitifolia var. glabr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Cleistogenes squarrosa, Grewia biloba, and in BBG, in addition Setaria viddis, Cotinus coggygria, Lespedeza flodbunda, Rhamnus parvifolia, Lespedeza tomentosa.  相似文献   
190.
本文参考美国EPA测定生物组织中砷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体中砷,并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样品测定的质控措施,该方法保证了生物组织中砷测定的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