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060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15篇
综合类   2615篇
基础理论   751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326篇
社会与环境   491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01.
洱海地面水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7年以后五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选择污染指数大的pH、COD_(Mn)、BOD_5、T-N、T-P进行单项方差分析,进而再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和年际相关分析,确知洱海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可归于一类。考虑水下地形、湖流、环湖工农业布局,水质监测点优化为两个即可保证其准确性、可控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2.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湖泊水质参数空间分析中异常值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值的存在对湖泊水质参数局部估计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制约了地统计学在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文章以太湖为例 ,介绍了在湖泊水质参数研究中的三种异常值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值的影响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基于2003-01~2005-06利用静态箱法对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观测,对太湖水-气界面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春、夏、秋、冬4季日平均通量分别为-0.79mg/(m2·h)、-4.89 mg/(m2·h)、-4.06 mg/(m2·h)和-2.56 mg/(m2·h),太湖均是CO2的汇.一般污染越重的区域,CO2通量值越大.藻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草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很明显,夏秋季高,冬春季低.CO2通量变化的可能相关因子还有天气情况、太阳辐射、风速及水温、pH、TA、Chla、TC、TN和TP等.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分形理论的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非线性理论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相空间重构的方法确定各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焦作矿区矿产资源保有指数、矿产资源回收指数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指数3个指标的分维值都较小,说明自然资源支持度的脆弱性是造成矿区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阳宗海水质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年N、P输入、输出失衡,大量营养盐滞留湖中,加以电厂温排水影响,阳宗海水体恶化加剧,两年出现大面积水华;且湖中鱼类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导致水质变化。为此,必须取缔网箱及高密度堰塘养鱼,实施环湖截污,降低电厂排水温度,调整鱼类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7.
重金属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淀山湖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和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重金属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符合 L angmuir模型 ,淀山湖沉积物对重金属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 Zn>Cu>Pb>Cd。淀山湖沉积物的组成对重金属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其中沉积物中粘粒对 Cu、Zn、Pb和 Cd的吸附最强。沉积物中有机质对 4种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 ,特别对 Zn的吸附最强。碳酸盐对 Zn的吸附较弱 ,而对 Cu、Pb和 Cd有较强的吸附。 p H值对重金属吸附也有较大的影响 ,吸附量随着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8.
金属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其生态恢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讨论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使用外来物种对于尾矿废弃地这一独特的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可能性,并探索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9.
从生态环境角度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业喜  刘影 《四川环境》2003,22(1):46-48,54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指出湖区农业的非良性循环特性,提出防洪、抗旱、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The use of watersheds to conduct research on land/water relationships has expanded recently to include both extrapolation and reporting of water resource inform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More often than not, hydrologic units (HUs) are used for these purposes, with the implication that hydrologic units are synonymous with watersheds. Whereas true topographic watersheds are areas within which apparent surface water drains to a particular point, generally only 45 percent of all hydrologic units, regardless of their hierarchical level, meet this definition. Because the area contributing to the downstream point in many hydrologic units extends far beyond the unit boundaries, use of the hydrologic unit framework to show regional and national patterns of water quality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an result in incorrect and misleading illustr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misuse are demonstrated using four adjacent HUs in central Texas. A more effective way of showing regional patterns i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by using data from true watersheds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containing particular mosaics of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differences in ecosystems and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