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653篇
基础理论   140篇
污染及防治   175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不同进水条件对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人工配水,研究进水在不同pH值,碳源类型,碳氮比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sBR工艺对生物法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进水条件对反应器的影响较大,当pH值为7.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4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系统对PO43--P,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8%,99.5%.N...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丽水、宁波、衢州、诸暨等浙江省境内十几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内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2/O、A/O、氧化沟三种工艺占了近50%的份额。而SBR因其方法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污泥处理工艺中,填埋占了最大的一部分,有近70%的污水处理厂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目前,污泥处理技术单一,需要继续探寻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技术,为日益增多的污泥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63.
CMC废水属于高盐分高有机物废水,废水COD为50 000~80 000 mg/L,含盐量为13%左右,不适合直接生化处理。本文采用CMC废水和循环冷却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一起处理,混合后的废水采用UASB+接触氧化法的处理工艺处理。工程运行表明:稀释后的CMC废水中的盐分稳定在1.4%以内,该处理工艺能够确保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4.
毒性有机物BPA与普通小球藻的相互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不同浓度双酚A(BPA)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对BPA的去除效能.研究表明,低浓度BPA(0~2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BPA(20~50 mg·L-1)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与BP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低剂量BPA(<20 mg·L-1)对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的影响,高剂量BPA(>20 mg·L-1)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在BPA初始浓度2~50 mg·L-1的范围内,普通小球藻对其都有一定的去除效能,单位普通小球藻对BPA去除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BPA投加量为50 mg·L-1时,BPA去除速率最大,且最大速率出现于延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相似文献   
65.
四溴双酚A在污水脱氮除磷过程中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阻燃剂,其扩散到环境介质中,会对生态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以往研究较少关注TBBPA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迁移转化.采用实验室SBR脱氮除磷反应器,研究了TBBPA在工艺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去除、在典型周期过程中的变化、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的去除.TBBPA在工艺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去除率为48.4%,其中生物去除率为44.4%,吸附去除率为4.0%.在典型周期中TBBPA浓度受pH影响很大.TBBPA在硝化过程的去除主要是生物作用,而在反硝化过程的去除主要是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以SiO_2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用以固定游离态漆酶降解双酚A(Bisphenol A,BPA).同时,对比了游离态漆酶与固定化漆酶在不同pH值与温度下的最佳酶活与酶稳定性,再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加酶活及BPA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游离态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对不同酸碱的适应性与耐热性均有所提高,在pH为2~8时,固定化漆酶的活性均高于游离态漆酶,且最佳活性温度也从游离态漆酶的40℃提高至50℃.在BPA降解率方面,固定化漆酶的降解率皆高于游离态漆酶,反应6 h后,对100 mg·L~(-1)BPA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与85%.通过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反应4 h后固定化漆酶可完全降解BPA,相对活性为67%;游离态漆酶于6 h将BPA降解完全,相对活性为32%.实验证实Triton X-100可作为酶活诱导剂用以提高漆酶活性及BPA的降解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蚯蚓细胞色素P450酶系对土壤中芘或苯并[a]芘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通过人工污染草甸棕壤微宇宙试验方法,研究了暴露于不同环境浓度芘或苯并[a]芘(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48、0.96 mg·kg~(-1))污染的土壤中14 d后,蚯蚓体内细胞色素P450(CYPs)酶系,如CYPs总量、CYP1A1及CYP2C9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芘或苯并[a]芘暴露导致蚯蚓CYPs总量、CYP1A1及CYP2C9活性的变化不同.其中,CYPs总量与CYP1A1活性对芘的响应趋势相似:试验3 d后,0.96 mg·kg~(-1)芘导致二者都显著高于对照水平;14 d后,都显著低于对照水平;CYP1A1活性对芘的响应更为敏感.CYPs总量与CYP2C9活性对苯并[a]芘的响应趋势相似:暴露初期,苯并[a]芘最高暴露剂量(0.96 mg·kg~(-1))导致二者都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试验结束后,苯并[a]芘最低暴露剂量(0.12 mg·kg~(-1))导致二者都显著高于对照水平,最高剂量暴露导致二者都显著低于对照水平,CYP2C9活性对苯并[a]芘的响应更为敏感.因此,推断CYPs亚酶对污染物的响应具有选择性且亚酶的响应敏感度高于CYPs总量.将CYPs总量与CYP1A1活性结合,或与CYP2C9活性结合分别诊断土壤芘污染或并[a]芘污染,较为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68.
为开发一种污水再生利用于农田灌溉领域的新型技术,本实验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2O—MBR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并将系统出水水质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和BOD,出水浓度范围分别为3.2~59.6mg/L、1.0~7.6mg/L,系统出水pH为7.16~7.54,悬浮物浓度几乎为0,上述指标均符合标准;TP、TN和氨氮的出水范围分别为0.03~0.79mg/L、1.6~17.7mg/L和0.8~10.3mg/L。《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没有对上述3个指标提出具体要求,且少量的氮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该系统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符合标准兽求.  相似文献   
69.
任根宽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533-1538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水热法合成4A沸石分子筛。由于煤矸石中铝、硅主要以高岭土形式存在,其活化过程是合成4A沸石分子筛关键环节。为提高4A沸石分子筛钙离子的交换能力,增加对模拟废水氨氮的去除率,实验考察了碳酸钠与煤矸石质量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4A沸石分子筛钙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模拟废水的pH、4A沸石分子筛加入量及吸附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与煤矸石质量比为0.9、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1.5 h、晶化温度90℃和晶化时间3 h。合成4A沸石分子筛的钙离子交换能力为310 mg/g,在pH为6的100 mL模拟氨氮废水中加入6 g 4A沸石分子筛吸附40 min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6%。通过最佳工艺条件合成4A沸石分子筛,在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Widespread use of phenols has led to ubiquitous exposure to phenols.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phenols increased resorptions, reduced live litter size and fetal body weights.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posure to phenol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urinary levels of various phenols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resid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hat included 70 case couples with medically unexplained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180 control couples who did not have a history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had at least one living child. Both parental urinary phenols were measured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cluding bisphenol A (BPA), benzophenone-3 (BP-3), 2,3,4-trichlorophenol (2,3,4-TCP), pentachlorophenol (PCP), 4-n-octylphenol (4-n-OP) and 4-n-nonylphenol (4-n-NP). Compared with the low exposure group, there was an increased risk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high paternal urinary PCP concentration [odds ratio (OR) = 2.0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5–4.14], and maternal exposure to 4-n-OP and alkylphenol(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isk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OR = 2.21, 95% CI, 1.02–4.80; OR = 2.81, 95% CI, 1.39–5.65, respectively). Our study firstly provides the evidence that paternal PCP exposure, maternal 4-n-OP and alkylphenol(s) exposure are associated with spontaneous abortion in hum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