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4篇
  免费   1144篇
  国内免费   2168篇
安全科学   946篇
废物处理   331篇
环保管理   437篇
综合类   5345篇
基础理论   764篇
污染及防治   989篇
评价与监测   218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直接大红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lO2化学氧化体系和ClO2催化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单用ClO2化学氧化处理COD为3 400mg/L的直接大红染料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1,氧化剂ClO2经济用量为400 mg/L废水,反应时间为10 min,COD去除率可达85.9%,氧化指数(COD削减量∶ClO2投加量)=7。当ClO2与自制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对直接大红染料配制废水的处理时,最佳反应pH值为2左右,氧化剂ClO2经济用量为600 mg/L废水,反应时间为6 min,COD去除率可达96.6%,氧化指数=6。结果表明,ClO2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介绍了低压离子色谱仪测定水样(井水、湖水、矿泉水、自来水)和酸雨中锂、钠、铵、钙、钾和镁离子的方法、欲测阳离子在阳离子交换柱上被分离,分别用1.4mmol·1~(-1)HNO_3和0.6mmol·1~(-1)乙二胺+1.2mmol·1~(-1)HNO_3溶液作流动相,流速为1.6ml·min~(-1).各离子的流分用电导检测.进样量为10μl时,Li~+,Na~+,NH_4~+,K~+,Ca~(2+)和Mg~(2+)离子的检出限(2倍噪音比),分别为0.020,0.050,0.100,0.250,2.5和1.0μg·ml~(-1).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对萍蓬草离体类囊体膜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多肽组分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的毒害.结果表明,Hg2+对2个光系统的电子传递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对PSⅠ的抑制作用较PSⅡ大.Hg2+处理导致类囊体膜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的吸收峰都有下降,类囊体膜在波长685nm处的荧光发射峰随Hg2+浓度升高也呈下降趋势.Hg2+处理并未使类囊体膜的多肽组分发生明显变化.在10mmol·L-1Hg2+毒害下,类囊体片层结构肿涨,基质减少,且随着毒害时间的延长,类囊体片层结构肿涨加剧,进而解体,基质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 对萍蓬草离体类囊体膜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多肽组分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的毒害。结果表明 ,Hg2 对 2个光系统的电子传递活性均有抑制作用 ,且对PSⅠ的抑制作用较PSⅡ大。Hg2 处理导致类囊体膜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的吸收峰都有下降 ,类囊体膜在波长 685nm处的荧光发射峰随Hg2 浓度升高也呈下降趋势。Hg2 处理并未使类囊体膜的多肽组分发生明显变化。在 1 0mmol·L- 1Hg2 毒害下 ,类囊体片层结构肿涨 ,基质减少 ,且随着毒害时间的延长 ,类囊体片层结构肿涨加剧 ,进而解体 ,基质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研究了湖南第四纪红粘土及其发育的旱地和水田表层土壤对SO_4~2的吸附.结果表明这三种土壤吸附SO_4~2的顺序为;红粘土>旱地红壤>红壤性水稻土.而且随介质pH的升高,SO_4~2吸附量减少,吸附机理也发生改变:当介质pH6.5以后,解吸占优势.  相似文献   
996.
离子强度和SO2-4对土壤吸附A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子强度和SO4^2-对土壤吸附Al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随着NaCl支持电解质浓度的提高,土壤对Al的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当pH<3.9时,即土壤表面净电荷为正时,土壤对Al的吸附量仍然很大,超过最大吸附量的50%,而用CaCl2作支持电解质时,当pH<4.5时,在溶液中CaCl2浓度最高的情况下,Al的吸附量最小,在其余两种浓度条件下则基本相等;当pH>4.5时,Al的吸附量几乎不受CaCl2浓度变化的影响。SO4^2-的加入对土壤吸附Al没有影响。这些都说明土壤吸附Al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997.
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2,21(4):370-379
以酸性红B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6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无机阴离子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除了HCO3^-能引起催化剂部分不可逆中毒外,其余5种离子并没有在催化剂形成占位。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简的HCl冲洗即可再生。另外,对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V2O5/AC催化剂对氨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考察了V2O5/AC催化剂对NH3选择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硝酸预氧化处理的活性焦为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提高,这是由于浓硝酸预氧化后,活性焦表面产生了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可能吸附更多的NH3,并且提高了活性组分V2O5的含量,反应气氛中加入SO2后,二都活性都增加,但差异消失,这是由于SO2存在时,反应生成的SO4^2-离子的酸性强于浓硝酸预氧化产生的含氧官能团的酸性,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煅烧和氧化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改善。SO2存在时,V2O5含量为1wt%的催化剂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对NO_3和SO_4~(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红壤对NO_3~-的吸附在浓度低时为负吸附,浓度高时为正吸附,吸附机理为非专性吸附,红壤对SO_4~(2-)的吸附等温式以Freundlich方程最好,在达到最大吸量(X_m)之前,SO_4~(2-)以置换羟基(—OH)的配位吸附为主;而在达到最大吸附量以后,以非专性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在设定的湿式氧化条件下 ,从若干种金属盐中筛选了Cu(NO3) 2 作为氧化甲醛废水的催化剂 ,考察了Cu(NO3) 2 用量、废水的初始浓度及温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Cu(NO3) 2 以 5mg·l- 1 Cu2 计量投加为宜 ,甲醛初始浓度在 480mg·l- 1 — 1 5 0 0mg·l- 1 范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去除率 ,反应的适宜温度为 1 40℃以上 ;根据反应过程数据建立了该催化氧化反应的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 ,求得甲醛氧化动力学模型快、慢步骤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 2 9kJ·mol- 1 和 1 4 45kJ·mol- 1 ;而COD降解动力学模型快、慢步骤的表观活化能则分别为2 0 47kJ·mol- 1 和 2 9 5 2kJ·mol-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