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目前测定水中总氮(TN)含量采用的是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其实验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用TOC/TN分析仪测定水质中总氮含量,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2%~4.64%,加标回收率为97.5%~103.0%,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4.33%~7.00%,精密度、准确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代替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ad),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 K时,3-甲基吡啶-N-氧化物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 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 K时,可能性为低级。  相似文献   
33.
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气颗粒物吸湿性是反映颗粒物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吸湿性研究对深入了解颗粒物的环境和健康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了国外近年来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研究进展:①典型的大气颗粒物吸湿性分析方法为H-TDMA(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粒径分析仪)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②大气颗粒物吸湿性呈单峰、双峰甚至多峰分布;根据Gf(吸湿性生长因子)随粒径变化的模式,可将大气颗粒物分为强吸湿性和弱吸湿性2类,也可分为纯不溶性、混合不溶性、混合可溶性和纯可溶性4类. ③城市背景点颗粒物的Gf比城市观测点高;城市观测点的颗粒物Gf分布呈夏季高、冬季低,白天高、晚上低的特征. ④颗粒物吸湿性与其化学组成和形态密切相关,纯可溶性盐颗粒物的Gf通常较高. ⑤柴油燃烧源新排放的颗粒物属于弱吸湿性颗粒物,Gf非常小,但在其表面老化后或随燃料中硫含量的增加Gf会明显变大. ⑥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的Gf相对较高,但存在区域差异性. 针对国内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道了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2001~2005年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金沙江和岷江的TP和BOD5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TP含量比值分别为1/0.74/0.43和1/0.59/0.73。两江TP含量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的缘故。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BOD5含量比值分别为1/0.84/1.45和1/1.30/3.38。岷江BOD5含量的丰水期/枯水期比值(3.38)远高于金沙江(1.45),可能是岷江中游成都平原和下游乐山-宜宾丘陵区人口稠密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缘故。金沙江丰水期的BOD5含量高于平水期,可能和丰水期河水含沙量高、泥沙含有机物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比值为1/0.74/0.43;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CODMn含量丰水期和枯水期高,平水期低,比值为1/0.74/1.08。岷江丰水期高与含沙量有关;枯水期高与河水污染严重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比值为1/0.74/0.43;岷江为1/0.74/1.08.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当,可能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而枯水期流量小,河水污染严重。最后,比较了宜宾挂弓山断面和三峡库首朱沱断面的TP、BOD5和CODMn含量,朱沱断面的BOD5含量高于挂弓山断面,显然是宜宾-朱沱河段接纳了沱江等四川盆地支流汇入的大量污染物质的缘故。  相似文献   
35.
针对一年中长江原水和黄浦江原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两种原水几种水质指标的对比分析,混凝沉淀后两种原水氨氮和CODMn的达标情况对比,以及不同水温对于两大原水浊度、氨氮和CODMn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的浊度、氨氮和CODMn一般比长江原水高,pH比长江原水低,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长江原水氨氮和CODMn的达标率比黄浦江原水高,两种原水的浊度、氨氮和CODMn的去除率随水温的升高有增大的趋势,若两种原水进行混合,为保证其处理后水质达标,则黄浦江和长江原水的配比最好不能超过2∶8。  相似文献   
36.
生物活性炭纤维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活性炭的基础上,以活性炭纤维替代颗粒活性炭,研制了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新型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微生物在ACF上的固定情况,以水处理常用指标CODMn、UV254及,GC-MS图谱分析考察BACF对于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BACF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对源水的净化效果,提高出水水质,同时也可以扩大水源水的取水范围,是一项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7.
讨论一种微波、毫米波电磁材料特性和参数宽频带测量方法——自由空间法。给出了该测量方法的测试原理和基于国产AV3630幅相接收机为基础的测试系统构成及系统扩频方法,论述了自由空间测试法需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8.
采用颗粒动态分析仪(PDA)对倒伞形表面曝气机曝气的Carrousel小试氧化沟进行测试,得出了氧化沟内较系统的流动特性参数.比较了固液两相在氧化沟内流动的差别,发现固液两相流动速度差别较小,由于惯性的影响,固相的沉降速度略大于液相.考察了表曝机的转速、表曝机相对于液面的位置、氧化沟的深度等因素对氧化沟内流动的影响,随着表曝机转速的增大和表曝机浸入液面深度的增加,流动速度和沉降速度均会增大,而氧化沟深度增加时,距离液面同一深度处的速度则会减小.实验结果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形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本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际,为氧化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COD在线分析仪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对重点污染源排放实施在线自动监测工作已在许多城市、地区开展,COD在线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自动监测工作中.由于COD固有属性和检测方法的复杂,如何充分发挥COD在线分析仪的功能,正常开展废水中COD监测,一直是废水自动监测工作的重点、难点,现就开展在线自动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于2012年春季在香溪河库湾合理布置断面观测,分析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CODMn与水体中叶绿素a、溶解氧(DO)、水体垂向稳定系数、总氮(TN)和溶解性硅酸盐(D Si)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香溪河流域有机污染的治理提供支持和指导。结果表明:春季香溪河库湾CODMn浓度变化范围为1.40~5.36 mg/L,4月CODMn均值明显高于3月和5月,为366 mg/L,整个春季CODMn浓度从下游至上游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相关分析发现,春季水华暴发期间,CODMn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分别为072和074),而在未暴发水华的3月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浮游植物和水体稳定系数是影响CODMn变化的主要因素。倒灌异重流使得高含氮、低CODMn浓度的长江干流水体进入库湾下游并稀释CODMn浓度。CODMn与DO在3月和5月的弱相关关系为香溪河CODMn特殊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其它合理的解释,其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春季库湾上游有机污染趋于恶化,限制支流特别是上游污染物的排放是改善有机污染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