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82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1946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63篇
社会与环境   298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湖泊是地球重要的淡水资源,其时空动态监测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举足轻重。该研究选用1975-2011年间的14景Landsat遥感影像和Aster GDEM高程数据,应用水体指数,在精确提取湖泊边界的基础上,尝试估算了呼伦湖的平均水深和蓄水量,探讨了呼伦湖面积、平均水深、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并结合降水、蒸发等气候数据,揭示了呼伦湖水体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呼伦湖水体发生了明显的萎缩,尤其进入21世纪,萎缩速度明显加快;其水域面积、平均水深和蓄水量都表现出明显的涨落周期;蓄水量与水域面积、平均水深之间均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呼伦湖遥感动态监测和预测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南四湖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全的重要输水通道,对其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阶段实施的输水干线水质改善进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SMS软件建立了南四湖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边界简化、网格划分、参数选取与设置、模型调试与检验等研究工作,确定了各计算方案的水力学和水质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了南四湖上、下级湖调水期的二维流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全面实施"治、用、保"流域综合治污体系,并发挥综合效益的控制方案4的水质最好,同一控制方案输水主航道的水质最好;上级湖控制方案4的调水出湖口CODCr为19.81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TP为0.053 4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河流)标准,但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下级湖各控制方案的调水出湖口CODCr和TP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且在相同工况下,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上、下级湖输水水质模拟计算结果与各水质保障综合控制方案的总排放量相一致,即总排放量大的控制方案其调水出湖口的污染物浓度也高。  相似文献   
993.
基于QAA算法的巢湖悬浮物浓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AA(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算法基于辐射传输原理,估算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半分析模型方法.2009年6月对巢湖水体进行野外实测,在获得遥感反射率、吸收衰减系数、悬浮物浓度(cTSM)等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巢湖水体cTSM的近红外双波段反演模型,并将QAA算法计算得到的后向散射概率作为输入,以期提高cTSM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①对巢湖水体而言,807 nm和834 nm是构建近红外双波段模型的最佳波段,807 nm处的单位散射系数为0.411 m2.g-1,834 nm处的单位散射系数为0.395 m2.g-1;②利用QAA算法计算得到的巢湖水体的后向散射概率为0.029,将该值输入反演模型后,cTSM的反演精度与输入其他经验值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分别达到12.143 mg.L-1和24.378%;③在cTSM较高的站点(近似高于30 mg.L-1),利用近红外双波段模型反演的悬浮物浓度结果更为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994.
在滇池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滇池流域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社会经济调控、水土资源调控、水环境污染控制、水生态调控、管理支撑体系为核心内容构建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同时对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进行了目标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针对滇池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以滇池为对象、生态环境影响源为压力,构建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结构模型,进行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996.
从水体、底泥、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的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主要受氮磷污染,底泥和周边土壤主要受重金属Cd、Cu污染。分析认为污染物排放、地质原因、外源输入和纳污能力减弱是洞庭湖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污染治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天目湖(沙河水库)是下游溧阳市70多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目湖上游河流的健康程度影响着天目湖湿地的生态状况。因此,通过对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天目湖湿地的生态条件。通过对湿地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依据湿地修复理论并结合该湿地实际,对天目湖湿地修复工程措施进行探讨,为同类湿地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大兴安岭中段小型火山口湖月亮湖沉积序列生物硅含量(BSi)替代性指标的分析,结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等分析结果,重建了该区末次冰期晚期(21cal.kaBP)以来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月亮湖生物硅含量变化范围为0.52%~15.88%,其中末次冰期晚期(21~14cal.kaBP)...  相似文献   
999.
贵州阿哈湖物质循环过程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贵州阿哈湖夏季和冬季分层湖水的水化学参数、溶解态微量元素和悬浮颗粒物微量元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阿哈湖湖水夏季热分层和化学分层均较明显,而冬季湖水处于混合状态。夏季湖泊物质循环过程对生源要素Si、DOC以及Mn、Fe、Cr、Co、Ni、Zn和Mo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和迁移转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夏季湖泊底层水体中溶解态Mn、Fe、Co和Ni的含量较高,主要受有机质降解和Fe、Mn氧化还原循环的影响,而且Mn的循环强度高于Fe循环,溶解态Cr在底层水体中仅有小幅升高;另外,沉积物孔隙水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作用对底层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浓度的升高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溶解态Zn和Mo在夏季底层水体中的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主要受到金属硫化物形成以及钼酸盐沉淀的影响。夏季悬浮颗粒物的Mn、Fe、Cr、Co、Ni、Zn和Mo均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呈明显富集趋势,主要受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吸附/解吸、氧化还原作用等水-粒相互作用过程的控制和影响;此外,金属硫化物的形成可能也对底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Zn、Mo和Ni含量的升高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洪湖演变的驱动力及其生态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洪湖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总结了洪湖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认为地质活动和长江泛滥奠定了洪湖的成湖基础;古气候环境推动了洪湖面积变化和沼泽化过程;近代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洪湖生态环境的退化;三峡工程会促进洪湖生态环境的恢复,但也可能加剧洪湖的淤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湖保护的对策:完善立法,加强管理;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在保护优先前提下,对洪湖资源进行适当开发利用;逐步实施包括洪湖通江在内的生态恢复措施;加强洪湖生态需水的研究,积极应对三峡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