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366篇
综合类   685篇
基础理论   10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47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Optimizationofharmoniousdevelopmentonregionalenergy-economy-atmosphericenvironmentsystem¥NingDatong,WangLei(ChineseRealEstate...  相似文献   
32.
关于促进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全新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一系统工程建立的基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以立法的方法来保障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加快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对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在依法治国的当今中国,以法律形式对循环经济加以肯定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利用独特的设备和水泥窑的工艺特点,用废物代替水泥生产中的原材料,合理处置危险废物,使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达到有效的结合,是一项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的新途径,是水泥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
青岛市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岛市为例,通过对传统型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环境问题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为了实现2008年“绿色奥运”和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在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5.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表现。介绍了葫芦岛市抓好项目链接,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6.
烟气脱硫(FGD)工程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16-221
在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和“两控区”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下,烟气脱硫(FGD)工程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实施FGD工程是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环境工程。因此在全面论述实施FGD工程的设计框架,即各设计阶段应考虑的几个重大因素和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基础上,着重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的FGD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评述,提出选择FGD工艺的8条重要原则。供重大决策参考和推动环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7.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出当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已经逐步转变为家庭个体为主的消费模式;对家庭消费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国内三大城市消费情况研究了影响家庭消费模式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可持续家庭消费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9.
沈阳发展循环经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在沈阳发展的意义 ,提出沈阳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设想 ,为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提供初始框架。  相似文献   
40.
段国玉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3(9):129-130,141
中水回用作为一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是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着重对住宅小区的中水回用系统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