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83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1930篇
基础理论   270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64篇
社会与环境   301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草海底泥分布及污染特征。在已确定的工程措施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工程的综合效益。明确了该工程是解决滇池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清除草游淤泥、改善水质及促进水生生态恢复,可望达到积极而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2.
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年杞麓湖水质监测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杞麓湖主要污染物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BOD5和TN都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3.
洱海地面水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7年以后五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选择污染指数大的pH、COD_(Mn)、BOD_5、T-N、T-P进行单项方差分析,进而再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和年际相关分析,确知洱海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可归于一类。考虑水下地形、湖流、环湖工农业布局,水质监测点优化为两个即可保证其准确性、可控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74.
湖泊水质参数空间分析中异常值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值的存在对湖泊水质参数局部估计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制约了地统计学在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文章以太湖为例 ,介绍了在湖泊水质参数研究中的三种异常值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值的影响水平  相似文献   
75.
基于2003-01~2005-06利用静态箱法对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观测,对太湖水-气界面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春、夏、秋、冬4季日平均通量分别为-0.79mg/(m2·h)、-4.89 mg/(m2·h)、-4.06 mg/(m2·h)和-2.56 mg/(m2·h),太湖均是CO2的汇.一般污染越重的区域,CO2通量值越大.藻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草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很明显,夏秋季高,冬春季低.CO2通量变化的可能相关因子还有天气情况、太阳辐射、风速及水温、pH、TA、Chla、TC、TN和TP等.  相似文献   
76.
阳宗海水质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年N、P输入、输出失衡,大量营养盐滞留湖中,加以电厂温排水影响,阳宗海水体恶化加剧,两年出现大面积水华;且湖中鱼类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导致水质变化。为此,必须取缔网箱及高密度堰塘养鱼,实施环湖截污,降低电厂排水温度,调整鱼类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77.
呈贡新城环湖片区位于滇池东岸,目前主要以农田为主。呈贡新城环湖片区在《昆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中将规划为城市生态湿地保护区。对呈贡新城环湖片区湿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效益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8.
重金属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淀山湖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和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重金属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符合 L angmuir模型 ,淀山湖沉积物对重金属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 Zn>Cu>Pb>Cd。淀山湖沉积物的组成对重金属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其中沉积物中粘粒对 Cu、Zn、Pb和 Cd的吸附最强。沉积物中有机质对 4种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 ,特别对 Zn的吸附最强。碳酸盐对 Zn的吸附较弱 ,而对 Cu、Pb和 Cd有较强的吸附。 p H值对重金属吸附也有较大的影响 ,吸附量随着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79.
从生态环境角度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业喜  刘影 《四川环境》2003,22(1):46-48,54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指出湖区农业的非良性循环特性,提出防洪、抗旱、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0.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 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