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640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1150篇
基础理论   193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本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合自制的膜探针以及Zeta电位仪通过分别测量不同有机污染物,即腐殖酸(HA)、牛血清蛋白(BSA)和海藻酸钠(SA)与微滤膜之间的粘附力以及相应污染物的Zeta电位,对高岭土在不同有机物微滤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岭土对污染膜通量衰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膜过滤的初期阶段,其存在使HA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增加,BSA和SA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减缓;清洗后HA污染膜的通量恢复率降低,而BSA和SA污染膜的通量恢复率增大。而且,高岭土的存在使膜-HA之间的粘附力变大以及HA溶液的Zeta电位变小,膜-BSA、SA之间的粘附力变小以及相应污染物的Zeta电位都增大。因此,膜-污染物之间粘附力以及溶液的Zeta电位的变化可以指示膜污染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2.
升流式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是一种将生物方法与电化学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使用UBER降解硝基芳香烃类化合物,不但处理周期短、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通过UBER处理含硝基苯模拟废水,对生物催化电解技术的原理进行讨论,并探索最佳反应条件,为该项技术处理实际废水提供理论依据。考察了进水浓度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阴极催化硝基苯定向还原为苯胺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外加电压、进水乙酸盐质量浓度及进水p H值3个方面,对UBER还原硝基苯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最优试验条件分析。结果表明,UBER可以高效处理硝基苯废水,当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7. 2%,但随进水质量浓度进一步提高至220 mg/L,硝基苯的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仅为79. 13%。当进水硝基苯质量浓度较低时,苯胺生成率较高,平均值达到91%,随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提高,引起阴极电势波动,使得还原反应按照多种途径发生,硝基苯不仅被定向还原为苯胺,还被还原成其他副产物,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将部分生成的苯胺进一步氧化利用,造成出水苯胺含量偏低。最优条件试验表明,外加电压在0. 3~0. 5 V,硝基苯的去除率均达到93%以上,此时阳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当电压降到0. 2 V时,硝基苯去除率仅为36%,表明外加电压过低会严重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将乙酸钠质量浓度从1 000 mg/L逐渐减小,质量浓度降低至700 mg/L时,阳极电位依然保持在-440 m V vs. SCE左右,UBER系统运行稳定,当乙酸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阳极微生物电化学活性逐渐受到抑制;UBER中微生物最佳生长p H值为6~7,当p H值超出这一范围,会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进而影响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3.
研究了石油降解过程中,土壤有效氮的动态变化,不同用氮水平在两种土壤上对石油降解速率的影响,以及石油降解的土壤水势条件。结果表明,石油对土壤的污染没有影响土壤水势;在土壤水势为-100~-20kPa范围内,水势的降低没有影响石油分解,而当土壤水势为-1000kPa时,石油降解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了10%~35%。在壤土上,肥料氮添加在碳(石油中碳)氮(肥料中氮)比为90时,石油降解最快;过多施用肥料氮会降低石油的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184.
杭州市城市和郊区表土磷库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市城市和郊区土壤磷素具有明显的积累特征并有较高的潜在释放能力。可提取态P(包括H2O-P、NaHCO3-P.NaOH-P和HCl-P)平均在80%左右,其中以HCl—P的比例最高,平均约55%。32个研究土样中,26个土样的水可溶性(H20—P)在10mg/kg以上,15个土样的NaHCO3—P在100mg/kg以上。酸性条件下P的释放潜力明显增加。土壤水溶性P含量及在酸性条件下P的释放量与土壤总P呈正相关,与土壤pH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5.
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内电极电位的分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周抗寒  周定 《环境化学》1994,13(4):318-322
本文通过设计独特的测量和检验实验装置,对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内的电极电位进行了测试。发现了槽内反应的动力就是槽内粒子与溶液的电位之差,可通过调节它的变化来控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6.
Use of Biotic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 Measure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of two lotic aquatic habitats,namely,the Churni River(C-R)and the Jalangi River(J-R)we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One lotic aquatic system(C-R)was polluted by organic pollutants due to discharge of unprocessed sewage water,while the other(J-R)was not affected by such pollution.Evaluations of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sediment and different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of the two tropical lotic systems were done in a period from January,2002 to December,2003.A long term temporal change in th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was recorded due to increase in sediment rH value.Sediment redox potential affected by th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lteration of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in these aquatic ecosystems.A positive correl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rH and Margalef index in this study.Potassium and the total count of coliform bacteria in water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for the polluted Churni River than those for the Jalangi River.Fig 3,Tab 4,Ref 34  相似文献   
187.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004年8月份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基础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参数法和Hakanson前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长江口不同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典型污染要素PCB,Hg,Cd,Pb,As的质量分数,评价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质量状况。定量确定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单个污染要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各典型污染要素的质量分数值均小于背景值,典型污染要素的平均综合指数Cd为1.37,典型污染要素的污染程度由高至低顺序为As>Pb>Hg>PCB>Cd,As是主要环境污染因子;长江口各水域表层沉积物总的对水域均只具有低潜在生态风险,其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杭州湾北岸>长江口南支>长江口北支>长江口外;各典型污染物对水域也均只具有低潜在生态风险,其由高至低顺序为Hg>PCB>Cd>As>Pb,Hg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近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单个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8.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可代表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田土壤经过耕种后所能达到的碳含量的平衡值,为农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措施和施肥方式以固定更多的碳素提供依据。在分布上,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华北地区较低,以华北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递增。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0.969 Pg。从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看,以西藏自治区最高,黑龙江省最低;从分布看,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水田比旱田有更大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89.
以油菜菌核病病株菌核为诱饵,从油菜地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 CCTCC M203020).以生物防治能力好的CBS148.96为对照菌株,比较了两者在油菜叶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作用和在土壤中对菌核的致腐能力及条件.结果表明:C.minitans CCTCC M203020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及适用的pH范围(4.0~7.0)均优于CBS148.96,适片于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具体表现在:(1)C.minitans CCTCC M203020能够完全限制病原菌在叶面的进一步扩展(已萌发孢子率为800A时),而CBS148.96则不能;(2)C.minitaras CCTCC M203020与CBS148.96的生长特性及培养条件相近,但其菌体生长和孢子产量分别高出60%和12%,并发现该菌株在PDA上产生孢子的最短周期是3.5~4d,较优培养条件为:20℃、初始pH5.0~6.2、空气湿度90%~97%;敛腐菌核的较优条件为:10^1~10^4孢子/菌核,土壤湿度80%~100%,pH4.0~7.0,图7参19  相似文献   
190.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_(Cr)和NH_3-N含量,分析COD_(Cr)和NH_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COD_(Cr)含量达2万mg/kg,超过背景值2—3倍,支流口下游200m范围内均较高;黄渡小支流口、华漕港支流口浮泥层中NH_3-H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倍。在垂向分布上,底泥柱样都出现峰值分布,在某些弯道及支流口出现递减分布。底泥耗氧污染程度主要与支流及其排污量有关,其次是弯道凸岸处污染物易于沉积富集。这为苏州河市郊段环境综合治理、底泥疏浚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