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05篇
综合类   479篇
基础理论   13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132篇
灾害及防治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931.
GIS在水稻“寒露风”冷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低温冷害是广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对农业趋利避害和减轻灾害损失十分重要。依托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利用1∶25万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广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按照1 km×1 km的较高空间分辨率,对低温冷害的相关气象数据进行细网格空间分析推算,结合广西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和"寒露风"低温冷害受害指标,实现对广西水稻冷害发生发展及其强度、范围的实时监测预警,并以2010年10月上中旬冷害过程为例检验了监测效果,与冷害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932.
环境噪声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不同,不能通过"资源化"、"化害为利"等方式来治理,因而要解决噪声污染就必须准确地获取环境噪声信息,并对其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以及时进行噪声治理决策规划和管理。本文探讨了GIS在噪声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3.
基于格网GIS的豫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豫北地区32个市县为研究区域,从造成干旱灾害的4个因子,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了包括气象、土壤、人口、社会经济在内的17项指标,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10 km×10 km尺度的网格化表达。应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和加权综合分析法,建立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了豫北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豫北地区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濮阳市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新乡市区;而西部的济源市、孟州市,以及原阳县风险较轻。  相似文献   
934.
基于共享应用的环境监测GIS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监测GIS平台是应用GIS理论及工具为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处理的专项应用共享平台,其建设过程往往包括3个部分:搭建环境监测GIS平台应用框架、建立环境监测GIS数据库、开发满足GIS集成需要的网络式服务组件。文章立足于环境监测共享应用,介绍了建立环境监测GIS平台数据库的基本方法,探讨了环境监测GIS平台的主要应用功能,分析了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要点。  相似文献   
935.
分析了海口市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建设需求与主要目标,介绍了基于GIS的系统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和空间数据库。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数据采集、监察执法、查询统计、档案管理、"环保一张图"、专题图绘制、运维管理等功能,具备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共享、绩效评价等特色。  相似文献   
936.
Abstract

Participatory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s designed to use community mapping exercises to produce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local knowledge. The ideals of Participatory GIS revolve around the concep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se of spatial data leading to increase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policy-setting and decision-making (Weiner et 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Craig et 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2). This paper reports on findings from two case studies, one relating to assessments of air quality and how Participatory GIS has been used in the UK to improve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second on assessments of noise pollution. It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a caveat on the use of Participatory GIS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hich is that, ideally, only issues on which participants are likely to have direct experiential knowledge should be targeted.  相似文献   
93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通过GIS软件、Fragstats4.2软件和SPSS软件对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4年整年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浓度从市中心至城郊呈梯度递减趋势,在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于东南的倾向,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峰值基本都集中出现在建设用地范围内(PM10:102.7μg/m^3;PM2.5:99.7μg/m^3);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8.
基于GIS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信息与空间地理信息相结合,建立北京市重点锅炉烟气、污水处理厂两类主要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等大量在线监测数据的监控和综合分析系统。系统不仅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数据展示、统计分析、超标报警等常规业务功能,还在污染源扩散模拟展示、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信息相互作用的空间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污染源监控管理和自动监测数据利用水平做出了创新性的技术尝试。  相似文献   
939.
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BP神经网络,对城市中各监测点位的次日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采用GIS的插值分析进行污染物空间分布预测,其中BP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采用AGNES算法进行处理。以太原市区SO2、PM10浓度预测为例,选择气温、湿度、降水量、大气压强、风速和前5天的污染物浓度等10个参数训练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较好,预测结果与实际浓度显著相关,R2分别为0.988、0.976;结合太原市8个监测点位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运用GIS空间差值法绘出SO2、PM10的浓度分布预测图,该图与实际情况大体符合,并且与国控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49。  相似文献   
940.
基于数字城市的理念,将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SEE)问题结合起来,将GIS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空间查询和量算功能,提出了城市SEE信息查询系统的框架,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基础信息的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