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8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1723篇
安全科学   2265篇
废物处理   232篇
环保管理   1870篇
综合类   5156篇
基础理论   1338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55篇
评价与监测   749篇
社会与环境   660篇
灾害及防治   59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951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8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982.
为了掌握和了解银川平原主要湖泊湿地的水质环境状况,对宁夏沙湖、鸣翠湖、星海湖、阅海湖、鹤泉湖等湿地开展了水质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湖泊湿地都受到污染,沙湖、星海湖和鸣翠湖的水质受到轻度污染,水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为IV类,鹤泉湖和阅海湖的水质受到中度污染,水之类别为V类。该研究为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宁夏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83.
道路交通噪声不同预测模型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主要使用的预测模型有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此外,也有部分噪声评价工作采用了德国的CadnaA软件。因各种模型在使用条件和参数选取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预测结果存在差异。如何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一直是国内学者不断研究想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已有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现场实测,通过设计不同的预测模式进行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五种噪声预测模式中,模式一、模式四、CadnaA软件的噪声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模式一绝对预测误差昼间在3.3-6.0 dB(A)之间,夜间在-3.4-0.2 dB(A)之间。使用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模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84.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之一,泉州市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论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法,对泉州市各县(区、市)2008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评价了2000-2008年泉州市的水资源安全变化趋势,对2015及2020年的水资源安全进行预测。主要研究结论为:水资源处于安全状况的地区为德化县、永春县、安溪县;基本安全的地区为南安市、洛江区及泉港区;处于不安全的为鲤城区、丰泽区、惠安县;处于严重不安全的地区为晋江市和石狮市。评价年份内,2000年水资源安全保障程度最高,2004年水资源安全程度最低。在P=75%和P=90%的情况下,2015和2020年泉州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很大。针对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特征,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程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5.
为揭示近年来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后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反映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沈阳市2002-2009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沈阳市在工业高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和社会繁荣进步对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压力的条件下,经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力度的加大等一系列措施,大气环境质量已得到历史性改善;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指数排序为PM10>NO2>SO2,SO2污染也不容忽视,NO2污染控制仍需加强;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中以稳步提高为特征,以相应的环境管理力度加大和环保资金总体增加为保证;文章揭示的沈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好转为东北老工业区域中其他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6.
R型聚类对辽河不同断面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监测中许多指标常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水质指标相关性研究,可了解水质指标间影响关系及河流污染物的特点,指导河流水污染治理,提高水质量标准。以辽河为例,采用R型聚类方法对辽河不同断面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DPS统计软件,通过计算机对监测数据进行运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和变量的分类树形图。通过分析可看出化学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相关密切。文中对各种水质指标相关关系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相关指标间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对影响因子的全方位监测与控制,实现对辽河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监测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7.
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运用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并采用一阶误差分析法分析模型关键参数对大宁河COD环境容量影响程度,科学计算大宁河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值。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坝前水位175 m时,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为729.06 t/a;模型参数对环境容量影响顺序为:背景浓度(C0)>混合区长度(x)=水深(h)>流速(u)=扩散系数(E)y>降解系数(K);大宁河回水区内安全边际值为84.06 t/a,占环境容量的11.53%。文章科学地计算大宁河回水区内COD环境容量安全边际,而非人为定性提出,为三峡库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安全边际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8.
文章通过对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2007-2008年探测获得的水泥地面温度资料与日常地温场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模拟高速公路和城市的水泥地表面与自然状态下的裸土地表面两者之间,在相同太阳辐射条件下不同的季节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变化和散热差异,并分析了产生温度和热力差异的原因,对比分析发现,水泥地面在夏、春季节增温效果最明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较大,同时找出了水泥地面和裸土地面两者的地表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在高温、降水和凝冻天气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规律,掌握不同下垫面温度变化规律,有助于台站开展交通路面温度预报、道路结冰预警信息发布以及城市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明确某机械陀螺在贮存环境下的环境敏感参数。方法以机械陀螺在热加速老化试验中的各项性能参数检测结果为基础,依次对各参数检测数据进行能表征参数退化程度的无量纲转化,分析参数相对于原始值的偏离程度以及环境敏感程度,偏离度最大的参数即为陀螺的主要环境敏感参数。结果解锁误差、接触起始角、垂直漂移、水平漂移参数的偏离程度分别为1041.7、1248.3、1472.7、417.7。垂直漂移参数是该机械陀螺在贮存环境下的主要环境敏感参数。结论提出的分析方法可有效用于多参数产品的环境敏感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990.
刘吉宝  李亚明  吕鑑  魏源送  杨敏  郁达伟 《环境科学》2015,36(10):3794-3800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后续污泥处理处置.本研究以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和A2/O-MBR工艺污泥脱水为对象,基于201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分析不同工艺的污泥脱水效果、絮凝剂投配率、污泥脱水电耗和污泥脱水成本,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和絮凝剂投配率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污泥较难脱水,絮凝剂消耗大.A2/O-MBR工艺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年均值为(81.92±1.64)%,A2/O工艺为(82.56±1.35)%,污泥脱水絮凝剂消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8.70±7.25)kg·t-1和(7.42±2.96)kg·t-1,电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331.82 k W·h·t-1和121.57 k W·h·t-1.A2/O-MBR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以DS计,下同)为204.76元·t-1,用电成本为231.61元·t-1;A2/O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为175.00元·t-1,用电成本为84.86元·t-1.RDA分析表明,水温等季节性因素引起污泥有机质变化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污泥龄也与污泥脱水性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