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是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种.鱼体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降低是水体环境抗胆碱酯酶类药剂污染的重要生物化学标记.本文研究了鲫鱼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及其对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以及丁硫克百威等4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敏感度.AChE主要分布在鲫鱼的脑部,提取液中含有Triton X-100时,AChE的比活力要比无Triton-100时大,说明AChE是膜结合的.鲫鱼中肌肉、胰脏、肝脏、肠道中BuChE比活力较高.灭多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9.47×10-7 mol/L,1.34×10-6 mol/L,2.40×10-7mol/L,2.75×10-6mol/L.上述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鱼脑中的AChE的抑制具有很好的剂量关系,表明鲫鱼脑AChE可以作为水体环境中氨基甲酸酯类药污染的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62.
对内循环厌氧(IC)反应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3代厌氧反应器,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投资少、占地省等优掌。详细分析了IC反应器的一些特性,并介绍了一种由我国研究者自行研制开发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多级内循环厌氧(MIC)反应器。  相似文献   
63.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糖蜜酒精废水由于含有高浓度的COD和硫酸盐,一般厌氧反应器无法有效处理.研究了IC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效果.考察其COD及硫酸盐的去除率、沼气的产量和组分等.结果表明,反应器对于COD为5000~10 000 mg/L的中、高浓度废水去除效果良好,当COD在20 000~30 000 mg/L时,在适应了1~2个停留时间后,去除效果达到稳定,去除率在90%左右.实验中最高容积负荷提升至40 kg COD/m3·d左右.本研究中所用的糖蜜酒精废水的COD/SO24-的平均值为61.9,未对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及产气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生产性IC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IC反应器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有机废水生物厌氧处理技术。经国内首次IC反应器启动研究,启动周期为65d,反应器COD负荷为25kgCOD/(m63.d)-30kgCOD/(m^3.d)COD去除率为80%。  相似文献   
65.
李晓斌  周芳  程鑫 《环境科技》2007,20(3):29-31
在详细调查啤酒企业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以IC厌氧反应器和一体化氧化沟联合工艺处理10万t·a-1啤酒企业废水的工艺路线及主要设计参数,讨论了采用该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时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IC厌氧反应器CODCr有机负荷为6 kg·(m3·d)-1时,CODCr去除率为85%以上,一体化氧化沟CODCr有机负荷为0.5 kg·(m3·d)-1时,CODCr去除率为90%以上,出水ρ(COD)小于80 mg·L-1,完全可满足废水处理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6.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人为活动等因素对近海海水成分和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使用离子色谱(I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分别对上海沿海(洋山)海域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和43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钠度和富集因子等参数将测量值与全球海水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上海近海海水受长江等陆地河流的冲淡作用,主成分浓度整体下降,但主成分之间的比例变化不大;人为活动对近海海水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在海水被冲淡的背景下,40种所测微量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的可能来源有海事航运活动、沿海及长江流域工业废弃物排放及沿海河流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68.
IC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颗粒污泥驯化和快速启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处理化工合成制药废水时,颗粒污泥的驯化培养启动过程.IC反应器控制在中温条件运行,接种颗粒污泥取自处理味精废水的厌氧上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驯化开始采用葡萄糖基质与制药废水混合废水,然后很快转化为全部是生物难降解的合成制药废水.结果表明,采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的启动控制条件,经历23d的启动运行,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5 kgCOD/(m3·d), COD去除率达到70%~80%.在容积负荷达到7.4kgCOD/(m3·d)时,COD的去除率仍可稳定在70%左右.IC反应器中的成熟颗粒污泥形状规则、密实、粒径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颗粒污泥中古细菌产甲烷鬓毛菌(Methanosaetaceae)占优势. IC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废水在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条件下可实现快速培养驯化和启动.  相似文献   
69.
针对某制药公司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简称IC工艺)+A/O工艺进行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后,在进水ρ(COD)为3 500 mg/L、ρ(SS)为300 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2.5%。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0.
IC反应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扼要介绍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从工艺思想的角度对该反应器进行了分析,即IC反应器是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成果与内循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后总结了IC反应器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