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The reuse of waste material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ssessment methods for the long-term release of pollutants (source term) from wastes (or materials containing wastes) in contact with water. These methods depend on the scenario condi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especially physic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contact with water… The scenario studied here is a water storage reservoir for fire extinguishing. The reservoir construction is made of a mixture of hydraulic binders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APC) residue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MSWI). The modelling of the source term is performed in five steps ranging from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by means of field simulation devices. This paper follows a first publication on source term modelling using laboratory tests which therefore concerns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model. The first laboratory scale simulation test aims a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ole of the leachate carbonation in the leaching behaviour of the studied material.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air carbonation of the leachate doe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 mass transfer mechanisms of easily soluble species (especially for alkaline metals). For these species, the use of the apparent diffusional model (model proposed in the previous paper) is, therefore, at first,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long term leaching behaviour. The field scale test enables us to validate and calibrate the release model determined on a laboratory scale basis.  相似文献   
772.
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生产碱式碳酸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生产碱式碳酸铜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以碳酸钠作蚀刻废液的除杂剂,对其进行除杂前处理,控制反应液的pH为3.5~4.0、反应液中碳酸钠的浓度为0.02~0.03mol/L。可除去其中大部分杂质。用碳酸钠与含铜溶液中的铜进行合成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pH为8~9、碳酸钠和含铜溶液中铜的浓度均为1mol/L,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此产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6%,产品质量优于木材防腐用碱式碳酸铜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773.
重金属汞对土壤酸性磷酸酶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 ,研究了重金属汞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催化活性、动力学性质的影响及机理 .结果表明 ,汞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酶促反应动力学性质均具有显著影响 .汞对土壤酸性磷酸酶的作用可能为非竞争与反竞争混合的抑制类型 .而汞对麦芽酸性磷酸酶的抑制作用为反竞争性抑制 .重金属汞通过改变土壤酸性磷酸酶分子色氨酸、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致使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变化 ,进而对酶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74.
利用聚酰胺复合纳滤(NF)膜去除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分别研究了PFOA浓度、溶液离子强度、pH值、典型大分子有机物—牛血清蛋白(BSA)以及BSA与Na+共存对PFOA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8MPa下过滤24h,随着PFOA浓度增大,PFOA截留率提高;溶液离子强度、pH值越高,PFO...  相似文献   
775.
超细Ce0.5Zr0.5O2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共沉淀法制备Ce-Zr-O固溶体,在液相反应阶段、干燥阶段和灼烧阶段分别采取快速喷射和加入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共沸蒸脱水以及选择适当灼烧温度等手段控制团聚体的生成,制得超细颗粒Ce0.5Zr0.5O2固溶体。  相似文献   
776.
石油化工废碱液在造纸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使中原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得到有效利用,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麦草经粉碎后与用废碱液配置好的蒸煮液装入蒸球,经升温、升压蒸煮后,进入洗涤工艺,其间废碱液中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从产品纸张的质量来看,利用废碱液制浆生产的纸张质量完全能够达到或超过国家纸张质量标准。此项废物利用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77.
Ni/Fe/Cu氧化物的催化臭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氏酸的臭氧氧化为例,研究了过渡金属镍、铁、铜单组分和不同配比双组分氧化物的催化作用,附着沉淀法制备的Ni-Fe(1:4)和Ni-Cu(4:1)催化剂的臭氧利用率分别比γ-Al2O3载体提高了28.9%和24.3%,金属氧化催化臭氧化能显著改善吐氏酸溶液的可生化性,当溴氧消耗量为0.25-0.35g/L时,BOD5/COD达到最大值0.28。  相似文献   
778.
硫化物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志明  齐敏  申开莲 《环境科学》1994,15(2):75-76,91
采用在碱性条件下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形成硫化锌沉淀的形式配制硫化物标准溶液,可使其稳定保存。溶液酸度、水中溶解氧、痕量重金属离子存在、乙酸锌-乙酸钠纯度及光照射等因素,对硫化物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去离子除氧水、控制pH=10-12、对乙酸锌-乙酸钠进行提纯等方法配制的硫化物标准使用液,室温下至少可稳定保存2个月,浓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79.
通过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温度、溶解氧、pH值等环境因素对X80管线钢在NS4溶液中腐蚀性的影响,并将三者对X80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灰关联分析.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S4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减少,X8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降低,耐腐蚀性增加;随着溶液温度升高和溶液pH值降低,X8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耐腐蚀性下降;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环境因素对X80钢腐蚀速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溶解氧、溶液pH值、温度.  相似文献   
780.
目的 确定碳化条件下几种典型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的腐蚀pH阈值范围。方法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不同pH、不同配制方法的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钢筋试片进行电化学测量,选用不同的等效电路进行拟合,对测量中钢筋试片发生的电化学过程进行简要阐述。结合阻抗谱测量结果、等效电路拟合结果及工作电极典型宏观形貌,判断钢筋试片腐蚀状态,给出不同溶液对应的钢筋腐蚀pH阈值范围。结果离子环境不同,各缓冲溶液及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腐蚀pH阈值均存在一定差异,位于9~10.5不等。结论 混凝土碳化引入的HCO3~–和CO32–对钢筋腐蚀有促进作用。混凝土孔隙液pH越低,钢筋腐蚀越容易发生。因此,仅根据pH判断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状态的方法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