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对在国家生态县创建活动中如何提升监测能力建设和加强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对各地生态县创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2.
县(市)级环境监测站开展废气应急监测工作,首先要建立本辖区内完整、详细的废气污染源及潜在风险源的台帐,同时要建立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应急监测预案。在应急监测装备的配备上要结合本辖区内的污染情况和自身财力状况均衡考量。在废气应急监测中还要弄清应急监测的目的,注意监测人员的自身防护,不能忽视跟踪监测和应急现场监测后的总结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3.
和布克赛尔县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利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国家有关标准,对和布克赛尔县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价。选择县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污口、和什托洛盖镇生活污水排污口及和什托洛盖镇水泥厂排污口为研究对象,各排污口年污水排污量计算以日排污量乘以年排污天数;废污水中某污染物年排放量计算以排污口监测废污水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乘以一年的排放天数。根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污染物排放折存量排序法、污染物超标排序法对各个排污口排污等现状和主要污染物概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4.
县域工业园区随着近几年我国西部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本文以新疆沙雅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例,就规划思路、技术路线、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沙雅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蓝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5.
小城镇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江苏省铜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收集铜山县近几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共选取指标39个,其中发展类指标27个,限制类指标12个。按照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铜山县“十五”期间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以及生态县建设的相关指标,并结合各类指标的国际国内标准和江苏省的平均标准确定指标的现状值和指标阈值。采用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法计算2000年-2005年的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铜山县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超载状态,其中人口控制、第三产业发展、矿产资源以及工业废水废气的治理等指标发展较好。不足之处体现在经济的发展还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人均自然资源量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低,科研教育以及环保投入尚不足等。随着环境治理投入的加大,综合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环境状况逐渐好转。根据评价结果,结合铜山县的发展现状,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污染防治以及加强生态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提高铜山县环境承载力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6.
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四川省丹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县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01-2010年四川省丹棱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丹棱县在眉山市所处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丹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但至2010年仍处于敏感级和预警状态,综合生态安全值由0.630 6增长至0.697 2,其中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值由0.236 6增加至0.327 9,但自然和社会生态安全值分别由0.262 3和0.131 7下降至0.253 9和0.115 3.2001-2010年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度由0.670 9下降至0.535 6,从2007年起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从2008年起丹棱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高于眉山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7.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产业单一、广种薄收、乡村贫困的特殊问题区域。“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土地利用方式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瓶颈”。论文运用农业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绥德县为典型案例区,进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限制因素剖析。认为该区土地资源利用必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脱贫解困目标的有机结合。依据研究区地形地貌特点与水土流失规律,重视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造林实用技术、水保型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柠条防护林产业化、水保型立体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增效等典型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8.
伍钧  朱启红  李昆  吴涛 《四川环境》2005,24(6):71-74,91
无公害产品的产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无公害产品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对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调查资料和实际监测结果表明:中江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农业环境未受到污染,适合无公害中药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9.
本文在分析建水县旅游资源背景的基础上,从资源质量、开发环境、区域对比等角度综合评价了建水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指出了旅游开发的层次和方向  相似文献   
210.
A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Lhaze County in China's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was developed using a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 then used this model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statu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in Lhaze Count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haze County has deteriorated from an 'early stages of damage status' in the 1980s to 'moderately damaged status' today. This deterior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barrier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dvancement. Na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related to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at led to this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we have suggested proposals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include controll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hancing the system of laws tha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upgrading 3 882.6 ha of low-yield farmland, planting 2 425.8, 548.8, and 1 207.4 ha of shelter belts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fuelwood, respectively, and seeding 2 358.1 ha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the meantime, we propose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s that limit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ectors that aspire to achieve high-efficiency,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