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成功启动了自养脱氮工艺(CANON)处理污泥消化上清液.采用8.55m3中试系统,反应器内部填充SPR-Ⅲ填料,填充率44%,通过动态流接CANON污泥(接种比例<1%),经过70d成功启动CANON工艺.运行至200d,TN去除负荷稳定在0.9kgN/(m3·d),出水氨氮浓度均值63.9mg/L,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值分别为91%和85%.进水中存在的少量有机物使系统同时存在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脱氮途径,促进了总氮的去除,对总氮去除的贡献分别占5%~7%和93%~95%.通过对pH值和曝气强度的控制,防止了悬浮载体结垢,平衡了DO、曝气强度以及生物膜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生物膜始终处于适宜的厚度,稳定了系统的处理效果.高通量测序表明悬浮载体上的优势菌种为氨氧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OB),其丰度整体呈增长趋势,至稳定运行期可达到17%和14%.系统无NOB存在,短程硝化效果良好,反硝化菌群丰度在2%~3%并相对稳定,进水中存在的少量有机物不会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利用生物移动床(MBBR)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检测反应器进出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性,确定MBBR挂膜条件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启动期活性污泥产生的黏性膨胀对挂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调节ρ(C)∶ρ(N)∶ρ(P)=100∶5∶1,可以改善此现象;MBBR运行稳定后,进水ρ(COD)、ρ(NH+4-N)、ρ(TP)分别为400,35,7 mg/L时,在p H约为7、ρ(DO)为2~4 mg/L、HRT为3h的条件下,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85%、60%、70%。MBBR对农村面源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适合于处理污水管网系统落后的地区和乡镇的面源污水。  相似文献   
13.
HRT对城市污水厂尾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水厂尾水回用作为水源时,其ρ(TN)较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调研污水厂尾水水质的基础上,利用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其进行深度脱氮,并考察HRT(水力停留时间)对不同填料(聚乙烯和陶粒)的MBBR运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NO3--N是尾水中氮的主要形态,其质量浓度约占ρ(TN)的80.8%±8.4%. HRT分别为12、8和4 h时,对NO3--N去除率影响不大,均能达到90%以上,但反硝化能力随着HRT的缩短而成倍增加;HRT为4 h时各反应器的反硝化能力最大,聚乙烯和陶粒MBBR中分别为(28.4±14.5)和(27.4±14.3)mg/(L·d)(以NO3--N计). 随着HRT的减少,CODCr去除率呈降低趋势. 三维荧光分析表明,进、出水中均含有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质等DOM物质. HRT为8 h时MBBR对DOM的去除率最高,聚乙烯填料MBBR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略优于陶粒填料. 综合考虑氮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效能,聚乙烯和陶粒填料MBBR优化HRT均为8 h.   相似文献   
14.
中试MBBR装置强化氨氮去除速率的影响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敏  杨波  汪诚文  贾捍卫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0):1778-1783
采用中试MBBR组合工艺处理深圳市布吉河道的城镇污水,进水平均氨氮浓度为(25.88±7.73)mg/L,出水平均为(1.11±1.93)mg/L.单因素小试研究表明,反应器中挂有生物膜的悬浮填料具有强化氨氮去除的效果,投加该填料时获得的比氨氧化速率比采用活性污泥进行反应提高了25.5%;试验条件下通过投加甲醇将COD从139mg/L提高至587mg/L,比氨氧化速率从2.55mg/(gMLVSS·h)下降至1.91mg/(gMLVSS·h);当MLVSS浓度从0.45g/L逐步提高到4.05g/L时,容积氨氧化速率从3.68mg/(L·h)线性增加至7.82mg/(L?h),拟合度R2为0.967,但比氨氧化速率随MLVSS浓度的提高反而逐渐下降,从8.24mg/(gMLVSS·h)降至1.93mg/(gMLVSS·h);当温度从5℃升高到35℃,比氨氧化速率从0.99mg/(gMLVSS·h)提高至2.89mg/(gMLVSS·h),采用Arrhenius经验方程描述时,拟合度R2为0.970;当DO浓度从0.5mg/L逐步增加至4.0mg/L时,比氨氧化速率从0.62mg/(gMLVSS·h)提高至2.28mg/(gMLVSS·h),Monod方程可以很好的描述DO浓度与比氨氧化速率之间的关系,拟合度R2为0.994,氨氧化半饱和常数值为3.0mg O2/L.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系统中部分反硝化实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为例,考察生物膜系统中部分反硝化NO2--N积累特性,并通过耦合厌氧氨氧化验证生物膜系统中部分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partial denitrification with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PD+ANAMMOX)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C/N为3.0,填充率为20%的条件下,经过40 d的富集培养,实现部分反硝化,NO2--N积累率达(69.38±3.53)%;接种生物膜NO3--N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AR)活性为0.03 μmol·(min·mg)-1,NO2--N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活性为0.18 μmol·(min·mg)-1,富集培养后生物膜NAR活性增至0.45 μmol·(min·mg)-1,NIR活性降至0.02 μmol·(min·mg)-1,从酶学角度验证了部分反硝化实现;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Thauera属从0.3%增加至37.27%,在微生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该菌属被认为是部分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功能菌.随后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出水总氮达(6.41±1.50) mg·L-1,总氮去除率达(88.16±2.71)%,证明了生物膜系统中PD+ANAMMOX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沸石悬浮填料生物移动床的亚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沸石为重要原料研制新型沸石悬浮填料,并将其用于启动沸石悬浮填料移动床反应器(ZMBBR),与装填普通陶粒的陶粒悬浮填料移动床(CMBBR)对比考察其亚硝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游离氨(FA)抑制的方法快速实现两种反应器的稳定亚硝化,两个反应器出水亚硝酸氮积累率均能达到90%以上;沸石对铵离子的吸附解吸作用使ZMB...  相似文献   
17.
缺氧MBBR耦合部分厌氧氨氧化强化城市生活污水深度脱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缺氧MBBR是强化传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通过向城市污水后置反硝化SBR中投加填料构建了缺氧双污泥系统,实现了城市生活污水部分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在250d的运行中脱氮性能逐渐提高并实现稳定,出水总氮在5 mg·L~(-1)左右. 211~250 d的平均硝氮、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7. 7±2. 9)%、(93. 3±2. 9)%和(94. 3±2. 7)%.长期运行中观测到氨氮和硝氮的同步去除.针对氨氮去除途径进行分析,系统同化、硝化作用微弱.缺氧MBBR中存在厌氧氨氧化活性且对脱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时定量PCR结果进一步说明缺氧MBBR中厌氧氨氧化菌富集,特别是缺氧填料生物膜中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由初始的4. 37×10~7copies·g~(-1)增长到了2. 28×10~(10)copies·g~(-1).本研究表明缺氧填料生物膜在厌氧氨氧化的富集强化城市污水深度脱氮中或许具有可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污水处理厂排到受纳水体标准的不断提高及区域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已建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提标改造提高排放标准。本文所提工程对现有的CASS池进行改造,通过投加悬浮填料形成CASS+MBBR工艺,其中TN污染物的去除率可提高到8%~15%间,其它污染物也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膜生物反应器(MBR)有机结合,研究了该MBBR—MBR串联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7.50、11.75h条件下的脱碳脱氮的效果以及对工业园区综合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1)MBBR—MBR串联系统脱碳脱氮的效果良好,HRT的改变对系统的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总HRT由17.50h变为11.75h,模拟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降低,但氨氮、硝态氮和TN的去除效果基本不受影响。(2)MBBR—MBR串联系统处理印染工业园区综合废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当进水COD、氨氮分别为150~450、20~40mg/L时,出水COD、氨氮平均分别为53.1、1.8mg/L,MBBR—MBR串联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0.4%、93.1%,但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20.
采用"MBBR+高效沉淀池"的工艺流程,对动车段内的生活污水和集便污水进行处理.为获得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制定调试方案,分别进行单机调试、单元调试和系统调试,以生化池的单元调试为重点.通过工程的实施,为今后生活污水+集便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