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168篇 |
基础理论 | 26篇 |
污染及防治 | 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44篇 |
灾害及防治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Yungnane Yang 《Disasters》2010,34(1):112-136
This paper employs a three‐element model to examine how the disaster rescue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of Nantou County in Middle Taiwan functioned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of 21 September 1999. The three elements are information gathering, local government mobilisation,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cooperation.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Nantou County government needs to address many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hree elements. Disaster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was not processed instantly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lectricity and telephone systems in the earthquake.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caused ineffectiveness in the realms of mobilisation and inter‐organisational cooperation. As for mobilisation, while the Nantou County magistrate successfully used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encourage flows of huge resources in the county, he did not successfully mobilise human resources there. With regard to inter‐organisational cooperation, myriad voluntary 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rescue teams travelled to Nantou County, but the fire and police services experienced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62.
当前环保系统垂直改革稳步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着手,分析新形势下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缺乏、现场监测过程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现场监测水平、强化考核培训力度等方面改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4.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5·12"地震的极重灾区,地震给其境内的各类城乡建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经过3a多的灾后重建,该县聚落空间得到快速的重构。2013年的7·9洪灾之后,北川境内的地质灾害事件全面爆发,给重构聚落空间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2013年7·9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和北川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使用最邻近法及主成份分析法分析评价了北川境内聚落空间的地质灾害灾情特征,并根据各个聚落斑块的灾情指数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灾情轻微、较重、严重和极严重的4个等级。评价的结果表明:北川县境内共有1 016个聚落斑块受到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占聚落斑块总数的5.702%;其中,灾情极重的聚落有45个、灾情严重的聚落有64个、灾情较重的聚落有775个、灾情较轻的聚落有132个。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根据各受灾聚落灾情的轻重缓急而制定出科学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上海崇明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覆盖度是用于描述和评价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基于1989、2001、2006年的TM/ETM+遥感数据,以上海市崇明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出不同时期内崇明县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1年,植被覆盖度负向变化地表约10.17%,正向变化约20.58%,乡镇和湿地区域正向变化的面积大于负向变化,农场区域则相反;2001-2006年,负向变化约29.1%,正向变化约12%,农场和湿地区域正向变化的面积大于负向变化,乡镇区域则相反,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各土地用地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生态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
以甘肃文县2020年"8.17"泥石流灾害为例,开展泥石流-堰塞湖灾害灾后应急救援决策研究,探索性将该类灾害前期阶段应急救援决策总结为:灾情盲估预判-先期应急备灾-成因剖析-灾情宏观初判-应急救援决策等。研究结果表明:预判影响人口约10.8万人,预估需求帐篷约2.3万顶、饮用水约240 t/d,文县消防救援大队距离最近,附近有文县第一人民医院等8家医疗防疫力量,石鸡坝初级中学等10所学校可作为临时安置避难场所备选;受影响矿山企业5家,重要水库1座;泥石流淤积物堆积区约7.91×10~4 m~2,堰塞湖面积约1.06 km~2,淹没区约37.4×10~4 m~2,因灾受损民居51处、桥梁3处、电站1处、加油站1处及耕地10处,优选3条灾后救援生命线。 相似文献
67.
广西都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23,自引:21,他引:23
为全面了解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状况,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都安县耕地土壤中Cd、As、Ni、Zn、Cr、Sb、Cu、Pb这8种重金属进行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都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总体污染严重,74.6%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Cd、As、Ni、Zn、Cr、Sb、Cu、Pb的超标率依次为70.6%、42.9%、34.9%、19.8%、19.6%、2.94%、1.59%、0.79%,其中Cd和As超标率远远超过全国和广西水平,是都安县主要的污染元素.都安县耕地土壤总体呈现"中度"生态风险,其中Cd对生态风险贡献率达到88%;九渡乡东南部和保安乡与东庙乡结合部存在高生态风险.都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自两个主要污染源,其中刁江流域两岸受污灌耕地土壤中As、Sb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刁江上游的矿业活动.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武昌县多时域航空影象的判读和 GIS 的快速处理,结合其它辅助数据,对不同时期武昌县土地资源变化情况作了定性、定量和定位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时域航空影象能较快地获取有关土地资源演变的静态和动态信息。GIS 是进行土地变迁复合研究及县域规划管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9.
70.
Economic Development,Rural livelihoods,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article uses a case study in Southeast China to demonstrate how th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rural livelihoods have been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pull” forces from ex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sh” forces from local areas, leading to
a shift in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activities: household outmigration and de-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changes in land uses and eventuall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ch dramatic changes are
becoming common across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enerally caused a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t least at the early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positive impacts, especially in some ecosystem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more appar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