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6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775篇
基础理论   216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IntroductionTheuseofchemicals,includingpesticides,hasbecomeanintegralandeconomicallyessentialpartofmodernagriculture.Pesticide?..  相似文献   
12.
永梅会矿集区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有望成为华南又一个以Cu为主的矿业基地。为实现这一国家目标.力争使矿产储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就要求地质科学研究从战略与战术上紧密配合。在新一轮矿产资源调查中,拓宽找矿思路,明确找矿主攻目标。为此,提出四点建议:1.大胆探索找寻第二个紫金山式浅成低温热液型Cu、An矿床;2.拓展视域找寻浅埋、品位均一的斑岩型Cu(Au、Mo)矿床;3.找寻层位稳定的层控型复成因Cu多金属矿床;4.找寻其他新的矿床类型,诸如钱成高温型Sn、Cu矿床;与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盆地内层位性复成因矿床和火山岩盆地边缘或剥蚀残留火山岩盆地之下的基底地层内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探讨元素不活动组分的原理出发 ,利用Gresens(196 7)质量平衡方程及Brimhall等 (1987)提出的元素不活动组分ΔX -fv 图解 ,对复杂热液成矿体系的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复杂体系内部各个子体系间元素不活动组分及体积变化上的差异。并结合实际 ,对库布苏金矿中矿带元素不活动组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一些矿床地质现象的形成及成矿物质来源从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判断。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的岩浆岩在某些地区表现为由酸性→中性→基性的演化顺序,我们称之为岩浆的逆向演化.本文讨论了岩浆逆向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其产生机制,同时也论证了岩浆逆向演化与内生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Au、Sb、Hg、As矿床,常出现共生分异的现象,在空间上形成Au、Sb、Hg、As矿床、矿带相伴出现而又相对独立的规律性分布。在详细研究Au、Sb、Hg、As矿床、矿带区域分布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制约Au、Sb、Hg、As矿床、矿带共生分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Nitrate is prone to leaching in the sandy soils of the West African moist savannas. Better management of nitrogen (N) resources and maize cultivars with enhanced genetic capacity to capture and utilize soil and fertilizer N are strategies that could improve N-use efficiency. In two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at Zaria, northern Nigeria, five maize (Zea mays L.) cultivars planted early in the season were assessed under various N levels for differences in N uptake, soil N dynamics, and related N losses. Cultivar TZB-SR accumulated more N in the aboveground plant parts in both years than the other cultivars. All, except the semi-prolific late (SPL) variety, met about 50–60% of their N demand by the time of silking (64–69 DAP). In both years, SPL had the greatest capacity to take up N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period, and it had the highest grain-N concentration and the least apparent N loss through leaching in the second yea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N dynamics among cultivars in both years. At harvest, the residual N in the upper 90 cm of the profile under all the cultivars ranged from 56 to 72 kg ha−1 in the first year and from 73 to 83 kg ha−1 in the second year. Apparent N loss from 0 to 90 cm soil profile through leaching ranged from 35 to 122 kg ha−1 in both years. N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 uptake by more than 30% at all sampling dates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experiment, but had no effect on apparent N los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maize cultivars with high N uptake capacity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period when maximum leaching losses occur could enhance N recovery and may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leaching losses of mineral N in the moist savanna soils.  相似文献   
17.
氮、氧稳定同位素指标在N2 O源汇识别、全球源汇质量估算中具有独特的定量作用。本文主要讨论N2 O的氮、氧稳定同位素真空制样系统的基本原理、总体设计和技术难点 ,为建立N2 O氮、氧稳定同位素真空制样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好氧生物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器内 DO浓度、C/N比、污泥负荷的条件下 ,观察到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使硝化、反硝化速率都得以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宁夏灌溉回归水开发再利用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夏灌溉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30~35亿m。对灌溉回归水20种物质含量的评价表明,它属无毒有害型淡水。采取与渠水(来自黄河水)掺灌或轮灌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可大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铜厂矿田控矿断裂带显微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铜厂矿田地质特征和宏观断裂构造带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田内不同类型断裂构造岩进行了分类和显微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 ,研究了岩石和矿物的形变与相变 ,探讨了微观领域内的动力成岩成矿作用 ,并分别估算和厘定了古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为再现矿田构造应力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