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大量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南通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方面研究南通市酸雨污染的成因,为南通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选取南通市不同功能区表土、地面灰为对象,测试重金属元素Pb、Zn、Cu、Ni、Cr含量,并评价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表土、地面灰中Pb、Zn、Cu含量较高,污染较为严重,Ni、Cr含量较低,污染较轻.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文教区〉住宅区.表土与地面灰重金属物质来源相似,一部分主要来自地壳物质,一部分受人为污染干扰.地面灰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风险程度均高于表土,且崇川区工业区、商业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其余地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低.该项研究可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3.
采用EC/OC在线分析仪和空气自动站连续监测数据(2016年3月—2017年2月),对南通市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EC、OC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C、OC小时均值分别为1.25~6.55,4.16~24.90μg/m~3,与空气质量级别呈正相关(r=0.999,0.963,p0.01);ρ(EC)/ρ(PM_(2.5))、ρ(OC)/ρ(PM_(2.5))分别为3.54%~6.64%,11.53%~22.18%,总体随空气质量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存在明显二次有机碳(SOC)污染,ρ(SOC)为2.29~14.18μg/m~3,与空气质量级别呈正相关(r=0.921,p0.05);ρ(SOC)/ρ(PM_(2.5))为5.44%~12.22%,总体随空气质量级别的升高而下降。"优"—"轻"空气质量级别下,EC小时值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OC小时值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中""重"空气质量级别下,EC、OC小时值日变化规律不明显。"优、良、中、重"空气质量级别下的EC和各空气质量级别下的OC的季节平均值均为夏季最高,其余季节分布规律不明显,EC、OC总均值季节分布为:夏冬春秋。  相似文献   
44.
南通地区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开展南通市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对监测网内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地下水中砷形态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1μg/L。样品分析表明,南通地区地下水中砷的形态以三价无机砷为主,有机砷以砷胆碱(AsB)和乙基砷(DMA)为主,样品中未检出五价无机砷。通过砷形态研究表明,南通近海地区地下水中砷的质量浓度较低(<0.5μg/L),主要以 As(Ⅲ)为主,不存在其他砷的形态;近长江地区地下水中砷的质量浓度较高(>1.0μg/L),砷形态以 As(Ⅲ)和 DMA为主。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南通市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一旦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将影响到南通市供水水源的安全性,因此,对长江南通段进行水环境容量核定及总量控制研究十分必要。探讨了适用于长江水体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和模型参数,对长江南通段水环境容量、污染物入江量及剩余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并提出控制污染物入江量、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南通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特征,随机实测504座典型基站,着重从水平和垂直方向50 m范围内开展监测,并选取典型基站开展24 h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南通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分布随距离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地面最大投射点的距离基本为20~30 m;垂直方向最大监测值出现在与天线高度相近的楼层;24 h基站电场强度随时间呈明显变化,与话务量和数据流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968 3和0.709 8,说明目前话务量仍是电磁辐射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界定了城市生态敏感区的概念,将南通城市生态敏感区划分为水源保护区、河流、生态廊道和绿地四种类型.通过RS和GIS技术获取了南通市各类型生态敏感区的对象及空间位置,提出了南通各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控制原则和范围;采用概算法和碳氧平衡法计算南通市生态敏感区面积控制阈值,与规划控制面积核算比较可知,南通市城市生态敏感区规划控制面积满足南通城市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48.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高速扩张,建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有效使用土地成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时相遥感卫星影像,结合相关模型,分析和模拟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可以为城市土地合理配置与投放提供依据。利用 1987、1990、1997、2001、2006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建设用地数据,分析了南通近 20年来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和城区扩展特征,并且模拟了其扩展趋势。结果表明: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扩展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沿江区域,沿海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热度逐步升温;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显示出城镇组团化发展的趋势,尤其使南通大都市区的轮廓日益明晰。  相似文献   
49.
长江南通站含沙量及水化学变化与流域的风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0—2001年间长江河水含沙量递减趋势方程为:S=-4.7273a 582.94。近些年来泥沙含量递减趋势可能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社会的关注。长江河水化学组分在1997-2001年的5年间受到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影响较为有限。河水中HCO3^-与Ca^3 占主导地位,占总离子当量浓度的55%以上。主要受到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可能主要是钙镁硅酸盐类的溶解,对流域离子的总体贡献不大。岩盐、石膏和芒硝的水解对河水中的Na^ 、SO4^2-和Cl^-的贡献最大。由此长江流域发生的主要风化过程有: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溶解、钙镁长石的分解和岩盐、石膏、芒硝等的水解过程等,这与长江流域的岩石特征是基本一致的。粗略的估计.大气CO2对河流中HCO3^-的贡献量占河水中离子总当量浓度的20%左右,其余80%河水溶解质为风化岩石提供。  相似文献   
50.
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平原河网区城市河道氮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平原河网区城市河道在水资源调度过程中的水文特征和理化特征,探讨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城市河道氮素形态与组成;在实验模拟条件下,研究基于水资源调度的城市河道沉积物NH+4-N释放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在水资源调度作用下水深日变化过程明显;以农历月为单位,水资源调度可以分为轻度置换阶段和深度置换阶段;沿调水路径河道上覆水DO有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沿调水路径上覆水NO-3-N浓度逐渐减少,NH+4-N浓度显著升高;DO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上覆水NO-3-N、NH+4-N浓度的主要因素;沉积物内源NH+4-N释放是上覆水NH+4-N的一个重要来源;水资源调度显著影响(P<0.05)上覆水NH+4-N浓度,对沉积物内源NH+4-N的释放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