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84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847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铁粉与磁粉载体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粉和磁粉为流化床载体,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达98%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6%左右;经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为95%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实现真实感的海战环境模拟,针对虚拟海战场景中气候环境的特点,对现有的不规则模糊物体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设计和改进.详细讨论了海战场景中天空、云、雾、光照和基于粒子系统的雨、雪及闪电的模拟方法,并建立了整体三维气候环境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满足实时海战环境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特征及其来源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春华  岑况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1006-1012
对北京市2005年4月和11月2次采集的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呈双峰分布特征,第一众数为45~100 μm,第二众数为5~20 μm,平均粒径分别为75 μm(春季)和100 μm(秋季);峰态中等偏窄且不对称,分选差,属轻亚粘土到中亚粘土,与黄土和现代尘暴降尘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似;街道灰尘沉积是由大气环流对远、近不同距离粗细颗粒物的混合搬运的结果,应是风积作用的继续.街道灰尘样品秋季平均粒径较大,且有由北西至南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春季样品无此变化特点.道路及建筑物工地附近样品呈现大于250 μm的第三众数,可以看出大规模的建设对街道灰尘的贡献.在适当的大气动力条件下,北京市街道灰尘颗粒有60%~80%可以进入大气悬浮搬运.  相似文献   
994.
分别在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E)和其上风向参考点(S)采集了大气颗粒相和气相样品,以研究该区域大气中PBDEs的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和气/固分布特点.分析过程中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负化学离子源(GC-NCI-MS)检测了11种PBDEs.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造成了比较严重的PBDEs污染,三溴~十溴联苯醚的浓度范围为51.1~2685 pg·m-3(平均值830 pg·m-3),而对照区由于制衣行业的影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PBDEs污染,三溴~十溴联苯醚的浓度范围为1.00~98.9 pg·m-3(平均值28.7 pg·m-3).在气/固分布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PBDEs在气相和颗粒相的分布比例相差很大,从低溴至高溴PBDEs在气相中的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在颗粒相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电子垃圾拆解区以五溴-联苯醚污染为主,占∑11PBDEs总量的54.3%;而十溴-联苯醚污染次之,占∑11PBDEs总量的23.8%,该污染特征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电子垃圾的来源,不仅来自亚洲国家,而且还来自欧美等国家.  相似文献   
995.
铁氧体法处理含Zn~(2+)、Ni~(2+)废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验研究了铁氧体法处理含锌、镍混合废水的工艺条件。在 p H=8.0~ 1 0 .0 ,2≤ Fe2 + :M2 +≤ 8(M2 +以废水中总离子含量计 ) ,外加磁场强度为 2 0 0 T的条件下 ,锌、镍离子能够同时去除 ,其去除率可达 99%以上 ,沉渣沉降时间可缩短为1 0 mi  相似文献   
996.
喷锌、喷铝、喷锌铝合金三种保护层材料在青海格尔木盐水湖进行1年暴露试验,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金属喷涂层材料的腐蚀情况,并将其与碳钢的实验结果相对照,初步探讨了其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静电旋风除尘器捕集亚微米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场强静电旋风除尘器捕集柴油机排放的亚微米粒子,通过实验证实了,静电旋风除尘器可以有效捕集亚微米粒子。提出了对于该静电旋风除尘器,粒子的有效驱进速度与进口风速的关系式,这对于发展捕集亚微米粒子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控制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In order to enhance Ni-EDTA decomplexation and Ni recovery via photoelectrocatalytic (PEC) process, TiO2/Ni-Sb-SnO2 bifunctional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as the photoanode an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was introduced as the cathode. At a cell voltage of 3.5 V and initial solution pH of 6.3, the TiO2/Ni-Sb-SnO2 bifunctional photoanode exhibited a synergetic effect on the decomplexation of Ni-EDTA with 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constant of 0.01068 min−1 with 180 min by using stainless steel (SS) cathode, which was 1.5 and 2.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iO2 photoanode and Ni-Sb-SnO2 anode, respectively. Moreover, both the efficiencies of Ni-EDTA decomplexation and Ni recovery were improved to 98% from 86% and 73% from 41% after replacing SS cathode with ACF cathode, respectively. Influencing factors on Ni-EDTA decomplexation and Ni recover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iciencies were favored at acidic condition, higher cell voltage and lower initial Ni-EDTA concentration. Ni-EDTA was mainly decomposed via ·OH radicals which generated via the interaction of O3, H2O2, and UV irradiation in the contrasted PEC system. Then, the liberated Ni2+ ions which liberated from Ni-EDTA decomplexation were eventually reduced to metallic Ni on the ACF cathode surface.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ed PEC system on Ni-EDTA decomplexation and Ni recovery was exhibited.  相似文献   
999.
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是检验石化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废水粗粒化处理前后分光光度值和油珠粒径的分布,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含油废水处理后出水的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油量,显徽镜计数法测定油珠粒径分布,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溢油动态预报模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基于“油粒子”概述建立了模拟海上溢油行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型运用确定性方法模拟平流过程,采用随机性方法模拟湍流扩散过程,“粒子扩散”方法避开了“平流-扩散”传统数值方法所导致的伪扩散效应,同时将油由于自身特性和扩展与受环境动力作用的被动扩展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油膜的扩散和破裂问题,通过模拟结果与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的比较表明,模拟的溢油漂移方向误差不超过20°,厚油区的分布面积与卫片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