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53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1121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176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小隐孢子虫卵囊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了pH、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电导率和天然有机物含量等对小隐孢子虫卵囊的Zeta电位的影响,总结了混凝-沉淀-过滤和直接过滤对小隐孢子虫卵囊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水温、水质、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滤料层组成和滤速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克氏螯虾触角电位监测水体Hg~(2+)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体污染日趋严重。一定量的重金属对生物体和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具有多方面的毒性作用。水环境中高浓度的Hg~(2+)对生物的危害极大,无机汞中又以HgCl_2为最。在水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领域内,国外已有用螯虾作为实验动物的报道。然而,迄今尚未见有Hg~(2+)影响淡水螯虾触角感觉功能的报道。  相似文献   
993.
The treated water at the outlet oftreatment plants and representative servicereservoirs of Mumbai city have been evaluatedfor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in1995–1996. Chloroform, dichlorobromomethane,chlorodibromomethane and bromoform have beenmonitored during monsoon, winter and summer.The levels of chloroform are found above theregulated WHO guideline value of 200 g L-1 in final water during postmonsoon atGhatkopar (226 g L-1), Malbar (210.3 g L-1) and Tulsi (231.26 g L-1).  相似文献   
994.
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之一濮阳为例,对环境空气VOCs的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濮阳市的臭氧生成对VOCs浓度比较敏感,VOCs各组分的平均浓度表现为含氧有机物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乙烯和丙酮是浓度水平最高的2种物质,对VOCs浓度贡献分别为11. 3%和10. 5%; VOCs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量表现为含氧有机物芳香烃烯烃烷烃炔烃。OFP排名前三位的是乙醛、乙烯和甲苯,其对臭氧生成的贡献量超过了总量的三分之一;制定关键物质选取原则,筛选出濮阳市VOCs的关键种类; VOCs及其关键种类与气温和风向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濮阳市VOCs关键种类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石油化工生产和溶剂涂料挥发等工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995.
镉(Cd)、砷(As)是稻田土壤的主要重(类)金属污染物,稻田土壤Cd、As的释放与其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但Eh耦合的稻田土壤砷、镉释放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利用高精度土壤微反应器模拟Eh梯度变化过程(-250、-50、170 mV),研究其耦合的土壤Cd、As及相关元素(Fe、Al、Ca、S、P、DOC)的释放特征,并结合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μ-XRF)探讨了不同Eh(-250、-50、170 mV)条件下稻田土壤As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供试体系Eh从-250 mV升高至170 mV,土水混合液中DOC和pH值逐步下降,但Cd、As及相关Al、S、P、Fe元素浓度则同时升高.其中,Cd与S、Al增长均呈先缓后快特征,而As与P、Fe增长则呈先快后缓趋势,说明在Eh升高过程中Cd与S,以及As与Fe间密切相关.同步辐射μ-XRF分析发现,在低Eh条件下,土壤颗粒上As、Fe和S的高含量点信号重合,As-S及As-Fe的可决系数分别在Eh为-250 mV和170 mV条件下最高,说明在低Eh条件下As很可能主要受硫化铁控制,但在高Eh条件下则受铁氧化物影响.综上可知,低Eh条件下,As、Cd主要受到硫化铁的控制.随着Eh的升高,土壤Cd的活性逐渐升高,As的活性则受到铁氧化物控制.本研究结果可为理解土壤Cd、As共同释放机制及调控土壤Cd、As活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长三角北部沿海城市2018年大气VOCs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于2018年4—9月在连云港市不同功能区进行了VOCs苏玛罐采样,分析了57种PAMS物种和15种醛酮化合物.结果表明,工业区VOCs浓度最高(54.51 μg·m-3),其次是城区(52.59 μg·m-3),郊区浓度最低(43.98 μg·m-3).不同功能区的VOCs组分占比类似,都为醛酮(39.29%~45.94%) > 烷烃(27.61%~33.15%) > 芳香烃(15.99%~20.25%) > 烯烃(6.49%~7.39%) > 乙炔(0.55%~0.85%).连云港市PAMS组分浓度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处于较低水平,季节变化趋势在连云港市城区和郊区基本一致,各组分浓度水平则是城区和工业区较为接近,明显高于郊区.醛酮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为丙酮和2-丁酮,与我国其他城市和乡村地区相比也处在较高水平,季节变化趋势在连云港市所有功能区均呈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的情况.采用MIR系数计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不同功能区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都是芳香烃(39.18%~46.63%),醛酮(23.90%~29.89%)其次.OFP排名前十物种表明,在连云港市控制正己烷、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芳香烃和丙酮、2-丁酮,可以有效控制O3生成.甲苯/苯比值在2左右表明连云港市交通源对大气VOCs贡献显著,由异戊烷/TVOCs比值可知城区和郊区汽油挥发源贡献明显大于工业区,甲醛/乙醛比值在1左右表明连云港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都符合城市地区的特征,从苯/甲苯与二甲苯/苯比值散点图发现连云港市大气老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997.
2017年10月、12月在宝鸡市城区开展了共29d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在线监测,共测出102种VOCs,分别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法估算了宝鸡市各VOCs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s),筛选出生成O3与SOA活性最大的VOCs成分.结果表明:宝鸡市秋季和冬季TVOC的浓度分别为(68.62±21.85)×10-9和(42.44±16.62)×10-9,总OFPs分别为185.49×10-9和126.00×10-9,总SOAFPs分别为3.26,0.65μg/m3.秋季VOCs中含量最多的2种组分为烷烃(21.83×10-9)和芳香烃(13.37×10-9),分别占TVOC的31.82%和19.49%,乙烯、反-2-戊烯和甲苯是OFPs最大的3个成分,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是SOAFPs最大的3个成分.而在冬季,烷烃(17.34×10-9)和炔烃(8.81×10-9)是VOCs中含量最多的2种组分,分别占TVOC的40.85%和20.75%,乙烯、丙烯、乙炔是OFPs最大的3个成分,甲苯、间/对二甲苯、乙苯是SOAFPs最大的3个成分.优先减少烯烃和芳香烃的排放是宝鸡市秋冬季抑制O3和SOA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海峡西岸清洁岛屿秋季VOCs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为夯实国内海岛背景点VOCs监测,研究海峡西岸清洁岛屿平潭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探索化学二次生成对清洁岛屿O3的影响,于2018年秋季,对平潭大气VOCs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平潭2018年秋季VOCs浓度为1.94~52.12 μg·m-3,平均值为15.54 μg·m-3,烷烃占比最高(66.02%),乙烷为浓度的最大物种,达到6.82 μg·m-3.平潭秋季VOCs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表现出典型的人类活动相关性.经比较甲苯/苯(T/B)可知,平潭秋季VOCs来源主要是交通排放及燃料蒸发.利用正交矩阵分解(PMF)源解析发现,汽车尾气(72.8%)、船舶排放(12.4%)、生物质燃烧(8.7%)、工业排放和溶剂使用(3.5%)和燃料蒸发(2.6%)是平潭VOCs的五大来源.平潭秋季VOCs的O3生成潜势(OFP)差异较大,其中,烯烃(62.6%) > 烷烃(24.7%) > 芳香烃(12.7%).当平潭O3属于VOCs控制型时,控制大气中烯烃的浓度可一定程度上防治平潭O3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9.
全面科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面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视角,提出了由“潜在”和“现实”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烟台为案例进行应用,分析了“潜在”和“现实”资源环境承载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烟台市“潜在”资源环境承载指数总体偏高,“现实”资源环境承载指数总体中等,各区(县)空间差异较大。(2)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是未来影响烟台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资源环境禀赋的限制和经济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弱供给区域影响较大,对“潜在”资源环境承载指数的影响在城市边缘区域较大。(3)所提出的评价逻辑框架和理论模型应用效果良好,丰富和完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以上海市某发酵类生物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排放的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醇、甲醛6种VOCs的扩散规律进行模拟,采用最大增量反应(MIR)与风险评估四步法分别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与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使用ArcGIS软件实现人体健康风险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制药企业排放的甲苯与二甲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度较高,分别占47%和29%;通过呼吸途径产生的居民致癌风险为7.04×10-7,低于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非致癌物质引起的健康风险较小,远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因此,本研究中发酵类生物制药企业排放的VOCs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但需考虑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并应控制企业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