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阿特拉津作为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具有致癌风险的2B组类别,这意味着阿特拉津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为实现对水中阿特拉津的高效去除,该研究采用包埋固定化技术(EI)将钴改性活性炭粉末(Co@AC)进行包埋固定,制备新型环境功能材料“EI-Co@AC”.当海藻酸钠为2.5%、氯化钙为4.0%、Co@AC为1.0%、膨润土为2.0%时,制备的EI-Co@AC小球具有最优的机械强度和传质性能,且小球内部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致密的网状结构以及大量的官能团.当EI-Co@AC投加量为16 g·L-1、溶液pH为3.0、温度为25℃时,10 h内小球对50 mL、5.0 mg·L-1的阿特拉津去除率可达92.3%,机理研究表明小球对阿特拉津的去除主要是化学吸附和多分子层吸附.此外,经过5次重复实验后,EI-Co@AC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仍在75%以上,且小球结构完整,表明EI-Co@AC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综上,该研究制备的EI-Co@AC是一种无毒、经济、可重复利用的环境功能材料,可用于水环境中的阿特拉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32.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通过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除油菌(Y1’菌),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并以水体中乳化油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乳化油降解的各种因素。选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配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IMB),通过实验优化了IMB制备的工艺条件。连续批次除油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固液比1:10,HRT为6h的条件下,进水油含量在20—50mg/L,乳化油去除率可达85%-90%,出水油含量低于5mg/L。  相似文献   
33.
包埋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活性污泥对抗生素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以COD、BOD5、NH3-N和TN去除率为指标,考察包埋活性污泥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OD、BOD5、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68.02%、78.80%、45.00%和49.11%.说明包埋法处理抗生素废水是可行的,尤其是去除TN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4.
净化SO2气体的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及复合固定化微生物的最优制备条件,比较了两种固定化小球的物理性能和相对活性,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对SO2气体的净化性能、稳定性、无喷淋液的恶劣条件下固定床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固定化微生物优于包埋固定化微生物。  相似文献   
35.
以聚乙烯醇为包埋剂、硼酸为交联剂,将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聚间苯二胺微粒包埋成球.着重考察包埋剂浓度、包埋比、交联时间等对包埋小球的力学性能和吸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包埋工艺为:聚乙烯醇浓度为8wt%、包埋比为1:1(W/W)、交联时间为24h.包埋小球对初始浓度为500mg·l-1左右Pb2 的吸附容量达129.1mg·g-1.  相似文献   
36.
37.
卡拉胶与明胶包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卡拉胶和明胶包埋固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建立以模式染料为标记的降解反应体系,以研究各种条件和因素对包埋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卡拉胶包埋体系中,胶的产品来源、胶的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菌量和交联时间等,都会影响包埋颗粒的强度、传质性能、稳定性及降解效率。在明胶包埋体系中,开孔明胶包埋小块的制备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8.
杨宏  徐富  孟琛  苏姗  袁星 《环境科学》2018,39(10):4661-4669
为了快速提高以污水厂反硝化池污泥为菌源的反硝化包埋填料的活性,实现包埋固定化的工程化应用,探究包埋填料的微生物群落特性,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不同碳氮比、温度、pH对包埋填料活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包埋填料的生物群落特性.结果表明,C/N为10、温度为30℃、pH为7.5±0.3时,经过7 d即可恢复5.37 mg·(g·h)~(-1)的初始活性.在C/N为10,温度为25℃,pH为8.0的最优培养条件下,15 d后比反硝化速率即增大15倍至80.17 mg·(g·h)~(-1)并实现稳定运行.SEM结果显示包埋填料内部存在大量利于传质的通道,内部的细菌呈团簇状生长良好.高通量测序表明,包埋填料中具有反硝化功能的Thauera和Thermomonas为优势菌属,所占比例分别为24.27%和8.23%,保证了反硝化填料脱氮的高效性.Thauera优势菌属和Thermomonas菌属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快速增殖是填料活性快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为实现硫酸盐还原菌(SRB)批量富集培养与包埋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采用纤维丝挂膜方式进行SRB的批量富集培养,以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SRB培养前后微生物种群变化,并采用生物包埋技术对富集后的厌氧污泥进行包埋;研究了SRB纤维丝填料、包埋填料活性恢复过程及对高浓度硫酸盐的去除情况;探讨了饥饿环境对于该包埋填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间歇运行的小空间厌氧移动床进行SRB的培养,历时50 d,硫酸盐去除率最终稳定在80%以上;富集后的硫酸盐还原功能菌Desulfomicrobium比例由36.06%上升至58.68%,还原速率由49.32 mg·(L·h)-1上升至338.7 mg·(L·h)-1;采用聚乙烯醇(PVA)制作了SRB生物活性包埋填料,在包埋填料填充率为20%情况下,包埋填料对硫酸盐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1.96%;经15 d的饥饿环境后,对SRB包埋填料进行短期恢复,即可实现重复利用。该包埋填料具有良好的硫酸盐还原性能和恢复性能,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0.
以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为载体,包埋固定氨氧化细菌(AOB),研究温度、DO、初始游离氨(FA)、有机物等影响因素对其短程硝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30℃时载体中氨氧化细菌占优势;DO宜控制在4.0~5.5 mg/L之间,既能满足细菌生长所需,又不至过度曝气,造成载体间的摩擦增大,减少其使用寿命;载体耐氨氮负荷能力强,同时可以抵御有机物对氨氧化细菌的伤害;当初始FA>6.5 mg/L时,氨氧化细菌的活性将受到抑制;富集氨氧化细菌的污泥包埋后氨氮去除率降低了7.5%;包埋载体在确保短程硝化作用的同时,在内部形成的缺氧区可实现反硝化脱氮,提高了系统氨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